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44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孙立人的军事生涯 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复制链接]
2442 0
孙立人(1900-1990),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字仲伦,安徽庐江人。曾率领38师(新一军)在印度兰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新一军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 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伤亡1万7千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的战绩能和新一军相比。
抗战初期
孙立人将军为安徽庐江人,1900年出生。孙立人回国后因其父原为皖系大员,想为孙立人在冯玉祥军中谋一高职,但孙立人心气甚高,反要自己独立从基层作起。孙立人即申请调入教导师任上尉排长,正式开始了其一生的军事生涯。
后刘勘第83师在七琴吃紧,孙立人率税警第4团前往增援,以1个团接下一个师也防守不好的防地,打破红军的夜袭和粮食封锁,迫使红军放弃对七琴的争夺。1936年西安事变,税警总队奉命开往潼关。第4团奉命派一个连担任总司令部的警卫。这个连到任后,每日除搞勤务的士兵外,其余都按孙立人平时的规定出操训练。司令部的参谋长发现后大骂连长:“你们是来训练的还是来担任警卫的?”连长说: “我们团的规矩如此,除当日勤务外,每日都要不断训练。”参谋长说:“现在是作战时候呀。”连长说:“平时战时都是一样。”参谋长说:“胡说,我不懂这些洋规矩。”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税警总团第四团参加淞沪抗战在周家桥成功破坏日军机械化橡皮桥,重创日军,日军久留米师团称孙团为其在华遭遇战力最强之部队。但其实孙将军在此次战役中受到流弹攻击,身受十三处创伤,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任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孙立人将军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部队成为中华民国的精锐部队之一。
1937年抗战爆发后,税警总团配属张治中第9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编为1,2两个支队,司令官分别为何绍周,王公亮,总司令为黄杰。孙立人率领税警第4团先后在蕴藻、大场、苏州河南岸于日军血战,在苏州河南岸,日军在孙团的防地上留下了470多具尸体而不能越雷池一步,孙团也伤亡了350多名官兵。因防守战绩出色,孙立人被提升为二支队少将司令。之后,孙立人率第4团又成功地破坏了日军机械化橡皮桥,日军七次渡河都被击退,孙立人也被日军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上海体仁医院的主治医师后来对孙立人说:这条命真是捡来的.因为除了头部和腹部,全身有伤,有炮弹弹片又有枪弹,肺部也穿伤了,幸而没有伤及心脏。后来在缅北战场,有国民政府官员问起当年孙立人负伤的事,孙立人说“打仗是军人的本份。受伤或者不幸牺牲都是意料中的事,还没有上战场时,就要在思想上有这样的准备。当然,打起仗来却要尽量避免伤亡。要长眼睛,要利用地形地物,躲开敌人的子弹。不能再像在上海打仗那样,硬称英雄,硬往敌人的子弹上去碰。”
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战由区域性变为国际性。日军占领香港后,开始向南洋进攻。1942初,日军连破马来,星洲,席卷中南半岛,长驱入缅,狂言与希特勒纳碎匪军会师中东,国军应盟友英国之请,源源开入缅甸,4月16日下午,孙立人接到了要新38师立即援救在仁安羌被围,粮断水绝,危在旦夕的英1师的命令。
当日14时,113团前卫(第3营)在肯耶(距通向仁安羌的宾河大桥约4公里)南方与日军遭遇,张琦营长设伏诱敌,首战告捷。这时,史林姆将军和韦尔斯上校来到肯耶东侧小山上孙立人的指挥所,请孙师长立即命令刘团进攻仁安羌,救英军于倒恳之中。孙立人很平静地对斯林姆说:“本人和全师官兵想救英军脱险的心情都很急迫。但敌众我寡,放强我弱,我们只能以奇取胜。“ 孙立人请斯林姆设法鼓励英军务必坚守待援,万万不可投降。经侦察和准备,18日拂晓113团发动进攻,一举肃清宾河北岸的日军,夺回宾河大桥。但因南岸日军炮兵、机枪火力异常猛烈,113团渡河困难,多次进攻受挫。孙立人令刘放吾停止进攻,整顿态势,进一步加强搜索,准备次日拂晓突击。正午,斯林姆又驱车前来,请孙立人立即挥师前进。其时,他的无线电话里也响起英1师师长斯考特的紧急呼救声。孙立人接过话简对斯考待说:贵师即已忍耐了两天,无论如何还要再坚持这最后一日,中国军队一定负责在明天下午6点钟以前,将贵师完全解救出围。“无线电话中又以焦急而怀疑的语气传来”有无把握“的询问,孙立人斩钉截铁的回答他说:“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贵军解救出险!“这句话使史林姆将军大为感动,和孙将军郑重的紧握着手,认为这是一种”君子协定“。
在孙立人亲自指挥下,刘放吾率113团和英军坦克10辆及若干门山炮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于19日拂晓时由宾河大桥和老渡口,秘密渡河.接近日军阵地时刘放吾一声令下,猛然枪炮齐鸣,各突击队冲入敌阵,在山炮,轻重迫击炮及轻重机关枪的掩护,113团反覆肉搏冲杀,第3营营长张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还拼出”弟兄们,杀呀!“的呼声!弟兄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壮烈的倒了下去,遂前仆后继的拚死冲杀上去,一直冲上了油田,山凹里,油田边,都积起了一堆堆的尸丘,这一场火网中夹杂着白刃肉搏的大战,从佛晓持续到下午3点,日军的第33师团完全被击溃了,他们丢下了1200多具死尸,退出阵地,113团俘敌船3艘、汽车30多辆,救出英一师和战车营官兵7000多人,又从日军集中营里救出被俘的英美传教士、记者及官兵500余人。此役113团800多人的战斗兵员也伤亡了一半, 战死三营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18人。这不仅是一个冒险的攻击战,而且也是一个可怕的空城计,参与战斗的113团官兵后来回想起来,还是毛骨耸然!

英1师被113团救出之后,极为感激,在饱受饥渴之苦后,他们却不去接受113团给他们送来的食物和饮水,而是狂欢般拥抱中国官兵,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放声欢呼,情景至为感人。孙立人、 刘放吾团长和全体将士则因张琦营长壮烈牺牲而悲痛万分。当新38师后来转进到印度英法尔时,又和英军第1师碰在一起,彼此言语不通,相互以目光表达情感,有些英军官兵见了新38师官兵,眼眶中竟都含有感激的泪水,这种表情不只是在羡慕新38师的战功,也不只是在感激中国军队当日解救他们出险的好处,而是他们被中国军队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了,对于这种亲挚的友情协助,他们当会终身感激不忘的。
仁安羌大捷”是一个奇迹,因为新三十八师以不足一千的兵力,击溃日军三十三师团近万人,救出十倍的英军。这一仗堪称一个冒险的杰作,差不多是一个可怕的空城计,日军自始至终不知道国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国军到处设置疑兵,虚张声势,同时在正面猛烈攻击,方取得最后胜利。由于在仁安羌援救英军的卓越战功,孙立人将军荣获“英帝国司令”(C.B.E)勋章和美国的丰功勋章。  
仁安羌大捷后,斯林姆对孙立人由衷地敬佩并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他的名著"反败为胜 (Defeat into victory)" 一书中,斯林姆盛赞孙立人将军:”机警、有干劲,优秀的战术家,冷静,有进取心,维吉尼亚军校应以有孙将军为荣, 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好的指挥官”。的确,以一个仅有800多战斗兵员的步兵团,敢于去攻打拥有两个步兵联队和庞大特种兵部队,人数逾万、装备精良的日军,也只有胆略过人、善谋善断的孙立人将军,才能作出这种以寡击众,以少救多的非凡决断,孙立人后来被誉为”艺高人胆大“的典范。他认为日军虽强、虽众,却骄傲轻敌,尤其轻视英军,加之日军志在夺取油田、扑灭大火、抢救油田,根本想不到中国军队会突然出现,向其进攻,我因而能收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这正是孙立人能在复杂的情况中,找出敌军的弱点并加以利用的善谋善断的具体表现。
4月28日上午,孙立人在曼德勒第五军的军事会议上,力排社聿明向密支那撤退的主张,建议:“火速集中主力,先破腊戍之敌,再在腊戊或贵街与敌决战。务必先打破敌对我之包围。”杜聿明坚持按蒋介石的命令北撤。孙立人反驳道:“委座这个电令的前提是‘对腊戊应有适当处置’,尔后才有‘第五军以密支那、第六十六军以八莫为后方,在缅北作战’的指示。当务之急,应在保住腊戍。”依当时的形势而言,孙立人的建议,确为挽救中国远征军免过覆灭的可行的良策。无奈杜聿明固执己见,仍令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在曼德勒同日军周旋多日,徒然坐失跳出日军包围圈的有利时机。孙立人感到中国远征军10万将士的安危和中英联军的命运,将决于顷刻。军人的良心和责任,都不容许他就此沉默。他立即用电话向罗卓英谈了他对形势的判断和我军应取对策。罗甚赞同,却认为时已晚矣,难以改弦。
这时,113团已在卡萨同日军激战中。5月10日,孙立人率师主力来到密间,其后卫112团却在温藻被追上前来的日军33师团福家支队围攻,已陷于苦战难脱的险境。孙立人知道113团虽仍在与日军激战中但地形有利未被包围故有能力自行摆脱日军,即电令113团从卡萨向西自行撤向印度。同时孙立人即率师直属队及114团回师解救112团,一举将敌击破,毙敌佐藤操少佐和中井正少佐以下800多人,毁敌炮10门、汽车20多辆,击毙骡马百余匹,缴获大批武器和粮弹,创造了盟军大撤退中唯一的温藻大捷。
接着孙立人不顾社聿明派中校蔡岳和熊锳前来催促,巧妙地支走菜、熊二人,果敢地决定率全师经平勒布北撤。18日下午,部队转进到清得温江左岸的旁滨。敌人的浅水炮艇和汽艇正在溯江上驶,旁滨已经布满了敌探和便衣队,前临大水,后有追兵,官兵们都捏了一把汗,孙立人知道当时的旁滨已经是敌人第5纵队出没的地区,察言观色,便可以看到有许多老百姓都已经被敌人利用,态度上处处有甘心为虎作伥的表露,便决定马上渡江,一面下令准备竹排木筏,一面亲自和当地县长蛇委,虚张声势,故作布防模样,以迟缓敌人的追击,震住敌便衣队及缅奸的蠢动,部队以最迅速的行动,称着黑夜全部渡过大江。孙立人在部队主力渡江完毕后自己 才渡了过去。
在孙立人率师主力渡河后还不到一刻钟,对岸便枪声大作,刚才的老百姓都一律换上白衣跟日军的便衣队混合起来,向新38师掩护渡河的部队袭击,幸而孙立人事先已有周密的戒备,部队渡河迅速,不然全师便将混乱不堪。第二日敌追兵主力赶到旁滨,又和我掩护渡河部队展开激战,一直到20日下午才把追敌击退,打死二百多敌军,救出被俘的友军和英军官兵30余人,这时适逢天降大雨,掩护部队便藉着雨雾的掩护,安然渡江,赶上师的主力。5月27日孙立人率师主力转入印度英法尔东南十八英里的普拉村,集结待命。不久,113团也来此归还建制,全师仍有官兵达6000余人,且装备齐全,为中英联军从缅甸退出各部队中人员装备最完整、最充实的唯一劲旅。整个撤退过程惊心动魄,每次危难都因孙立人的处置得当,指挥若定,而化险为夷,恰到好处,新38师的许多官兵都异口同声的说:“我们的师长是和诸葛亮一样的能谋会算呢”。
新38师到达印度的消息,传到了英国东方警备军军团长艾尔文将军的司令部里时,使艾尔文将军大为惊异,他眼见由缅甸退回印度的英军三五成群,衣衫烂烂,装械俱失,狼狈不堪,以为新38师担任掩护撤退的任务,孤军殿后,经过艰辛的苦斗和长途跋涉,一定要比英军狼狈十分,甚或竟已成了无纪律的溃军。英驻印边防军要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见英国人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顿时怒火填膺,下令:部队准备战斗。艾尔文将军一个特急电报给新德里的印度英军总司令魏菲尔上将,准备将新38师缴械。恰巧缅甸军总司令亚力山大将军在新德里,极力反对,他主张不但不能缴械,并且还应该用客礼待,他向魏菲尔将军详细说明新38师在仁安羌解救英军和后来掩护英军撤退的功劳。英第一军团长史林姆将军当时正在英法尔养病,听到艾尔文将军有缴除我军武装的意思,他马上扶病前往阻止,他告诉艾尔文将军,说新38师对于英国军队帮助太大,于情于理,应该加以协助才对,决不可以无理相待,况且该师具有坚强的战斗力,不但英军不能顺利将其缴械,恐怕还会引起不幸的结果,他还请艾尔文将军先亲自去视察一番,便可明白究竟。当时孙立人也因为国军初到印度,不知道英方的态度怎样,所以一方面把部队屯扎在山上,严密戒备,一方面派人跟英方交涉。后来艾尔文将军果然亲自拜访孙立人,孙立人特别列队相迎,艾尔文将军见到新38师军容严肃,和零星从缅甸退回的英军相形之下,简直有天壤之别,不得不对孙立人说:“你的部队是我所见过的部队中最出色的一支,无怪亚历山大、史迪威和斯林姆三位将军都盛赞你们,真是眼见为实啊!”他带着惊异和赞赏的表情回头要他的部下多多跟中国军队学习,从此以后英印军民都对国军表示敬慕和爱戴,这是国军初次在印度宣扬国威的光荣史绩。
后来美国罗斯福总统特地颁授丰功勋章给孙立人将军,罗斯福在颂词中说:
“中国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辛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安羌一役孙将军以卓越之指挥,击灭强敌,解救英军第一师之围,免被歼灭。后又掩护盟军转进,于千苦万难中,从容殿后,转战经月,至印度,犹复军容整肃,不减锐气,尤为难能可贵。其智勇兼备将略超人之处,实足为盟军楷模。”由于新38师入印后的声誉,引起盟邦人士对国军的注意,6月14日联合国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联合国日阅兵典礼,国军便被邀请参加,由新38师派出步兵一排,随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出席,那一天,中国国旗和英美各联合国国旗,同时高升在异国首府的天空,中国官兵的声音笑貌,为到场的各国官员另眼相看,在举行分列式后,阅兵官讲评,认为当天参加检阅的11国军队当中,以中国代表队步伐最整齐,精神最饱满,军容最壮盛,应当荣列第一。当晚,印度总督,便在总督府里举行盛大宴会,特别宴请新38师这一排被讲评为第一的中国官兵,席间总督对中国军队的精神训练,倍加赞扬!
接下来新一军在历时两年的缅北反攻作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伤亡1万7千人。确实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的战绩能和新一军相比。因战术、战绩极其出色,孙立人将军被盟军称为“东方隆美尔”、“东方野战之狐”、“中国最优秀的前线指挥官”。
抗战时期,美国所派来的史迪威上将,破坏中国抗日方针,还妄图谋杀蒋介石,后被美国召回。孙立人由于其美国背景,十分同情史迪威,史解职回美国后,孙立人曾以中国军官的名义发动上书罗斯福总统,要求让史迪威重返中国,这些都是逾越名分、干犯大忌的行径

第一次中印缅作战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4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于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4日,西线英帝国缅甸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将军奉罗卓英之命,派113团星夜驰援,刘放吾团长16日下午四时率部赶到巧克伯当。英缅甸军司令史莱姆将军17日亲往会晤,命令该团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哩公路两侧之敌。18日凌晨113团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一个大队,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及盟军在亚洲战场唯一的胜仗,孙立人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蒋中正颁发四等云麾勋章表彰孙立人的战绩。美国罗斯福总统亦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
  仁安羌战后,英国方面决定弃守缅甸,撤往印度,新三十八师掩护英联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官杜聿明因对英国人的欺骗和不忠感到不满,拒绝了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执行了蒋介石令他北上撤回云南的命令。孙立人则认为野人山不可行,当机立断撤往印度,率新三十八师向西撤往印度。由于日军被杜聿明率领北上的大部队所吸引,新三十八师在撤退途中比较顺利的打垮日军的阻击。部队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还收容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和英印散兵。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军因遭到日军阻击和追击,丧失了穿越野人山的最好时机,半数葬送在野人山中,孙将军得知后立刻派遣新三十八师搜寻并救出部分友军转而撤往印度。
  5月底,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到达印度边境。英驻印边防军要求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拒绝解除武装。恰巧,为新三十八师在仁安羌解救过的英联军第一师师长正于当地医院疗伤,闻知孙立人部的情况后,即前往调解。第二天,新三十八师开进印度,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
第二次中印缅作战
  1942年8月,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开始装备美械和训练。10月,中国驻印部队改编成新一军,郑洞国任军长,下辖孙立人新三十八师和廖耀湘新二十二师。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进攻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二十二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新三十八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日军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第十八师团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据日军战史记载:“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十八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我军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驻印军攻占胡康河谷后,3月14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三十八师113团从左翼翻山越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二十二师两面夹击,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扣开了孟拱河谷的大门。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分别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5月下旬,孙立人将军从缴获的日军信件中获知:由于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在索卡道被新二十二师包围,加迈城内兵力极为空虚,师团长田中新一坐守空城,惊恐万状。孙立人见机而行,不拘泥于原定计划,以112团秘密渡过南高江,向加迈南面的西通迂回,切断加迈日军的后路;以113团向西进取加迈﹔以114团向南对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6月16日,113团与新二十二师会师加迈,日第十八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率1,500余残兵仓皇南逃。6月25日,孙师114团攻克孟拱。
  8月3日,中美联军克复密支那。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束。中国驻印军给日军王牌第十八师团等部予毁灭性打击,歼灭日军2万多人,一雪两年前退兵缅甸的耻辱。史迪威称此战为“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中将军长,下辖新三十八师和新三十师(后廖耀湘新六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五十师编入新一军)。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一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缅甸八莫、中国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与滇西远征军举行芒友会师,作为在越南河内(时称东京)会师的前哨。随后,孙立人指挥新一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日占领南图,24日占领细胞,27日攻克猛岩,消灭中缅印边界所有的日军主力部队,胜利结束第二次中缅印战役。
  孙立人将军指挥新三十八师,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的战斗中,屡克强敌,战功卓著,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为国内外各方充分肯定,有“东方隆美尔”之誉。 1945年7月,孙立人率新一军返抵广西南宁,准备反攻广州。同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高级军官。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9月7日,孙将军率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二十三军投降,并建造新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嗣后,新一军进行了休整和扩充,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蓝鹰部队”。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1946年3月下旬,新一军乘美舰在秦皇岛登陆,同时孙立人被派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参谋总长会议,由于东北战事受阻,蒋介石急电孙立人返国指挥新一军。5月15日,新一军在孙立人将军指挥下,向四平进攻,瓦解了杜聿明五个月来与共产党东北民主联军林彪对峙的僵局,林彪执行毛泽东“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命令退到公主岭,孙立人一路前进,亲率新五十师强渡辽河,攻击公主岭,林彪又北撤,五日内攻陷长春,随后取回农安、德惠等战略要地,进展顺利。但在救援海城的问题上,孙立人与杜聿明发生了矛盾,孙立人没有听从作为长官的杜聿明的命令。6月4日,孙立人亲率新五十师渡过松花江,隔日攻取了陶赖昭堡,此时距哈尔滨仅六十公里,位在哈尔滨的中共党政军组织均已做好撤退准备,在孙立人即将攻进哈尔滨之时,由于中原战场国军不利,在马歇尔的调停下退兵。张正隆的《雪白血红》一书中写道:“从当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说国民党没向江北推进是失算。否则,共产党的日子将更难过。”
  1947年孙立人陆续瓦解林彪五度下松花江的攻势,德惠之役后,新五十师一四九团因坚守德惠被蒋介石赐名“中正团”,此时林彪部队流传“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但随后,杜聿明屡次发电向蒋介石批评孙立人,不得已,蒋介石将他升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虚职,暂时解除兵权,其新一军军长之职由黄埔出身的第50师师长潘裕昆接任。同年8月,蒋介石将孙立人调离东北,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部司令,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此消息一传到哈尔滨后,毛泽东开庆祝会道:“我们唯一的敌人被杜聿明赶走了,东北将是我们的天下了。”陈诚赴东北,拆散新一军组成新一军、新七军、并把新一军原有主要武器移交其他黄埔系将领。并且将原本已编入地方保安,接受日本精良训练的原伪满军裁撤。使许多伪满军随后加入共产党军队,大大增加了共产党在东北的实力。孙立人离开东北时,东北局势虽已被动但尚未恶化至不可为地步,是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全身而退的将领。
  11月,孙立人将陆军训练部迁到台湾,并从新一军调去几百名他在税警总团和在缅甸作战时期的干部,一同前往台湾训练新兵,在台湾建立新军。
台湾时期 来台抵定;建立良好军制
  1949年2月青年军第二零一师调台湾受训。1949年9月1日,孙立人正式就职台湾省防卫司令,第二零一师10月在金门参加金门战役。11月蒋中正在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第二分会中提议孙立人再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国防部亦随之发表斯职。1950年3月1日,蒋中正复职总统,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随之裁撤,孙接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台湾防卫总司令(当时陆军总司令部与台湾防卫总司令部址乃同一驻所)。1951年5月,晋为陆军二级上将。
  孙立人致力于国军现代化,整编撤退来台之国军,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原行政院长郝柏村亦曾经历孙立人兴办的军事训练计划,成绩甚佳。古宁头战役的胜利,与孙的努力有关系。防守第一线的二零一师就是经过孙的陆军训练司令部的训练。但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历史删除。
  挟外自重,勾结美国兵变
  对于孙立人,蒋中正在日记里的记载显示,他并非不愿用他,但是「吴(国桢)、孙屡屡挟外(美国)自重」,蒋日记里多次痛斥。
  从1949年五六月间美驻台北领事艾嘉致国务卿的七封电报可知,孙立人对美国外交官一直埋怨陈诚故意雪藏他,以至于他有职无权,他希望军民分治,又说台湾局势已发展到人心思变的地步,还抨击陈诚、彭孟缉等人起码落后于时代五十年云云。身为军方要员,向外国官员责骂本国政府,自然是越轨之举。
  当时与孙立人勾结的是美国的左派国务院。美国国务院自1950年初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动台湾政变。国务院中国科于1950年2月20日拟订「台湾政变草案」,建议以孙立人为斩府攀旗的政变指挥官,推翻蒋政权,以「反共,保台,联美」为政变宗旨,对蒋的处置方式则以软禁或放逐为主。
  1950年3月20日,美国中情局一份机密报告称:「近几个月的报道显示,受过美国教育、现负责台湾防务的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俾使蒋介石成为有名无实的领袖,且铲除其亲信。」
  4月下旬国军部队撤离海口后,美国驻华武官巴瑞特向国务院发了一通极机密电报,引述孙立人的话说:蒋介石及其党羽已到了「混乱与绝望」的状态,孙建议采取「剧烈的行动以挽回狂澜」。
  巴瑞特4月27日会见孙立人时,孙主动提出「蒋介石问题」。腊斯克于5月1日见到此电,两天后的 5月3日,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官员尼兹在一次秘密会议中正式提出了由孙立人发动兵变以倒蒋的方案。方案说,政变目的乃是「彻底铲除国民党的所有重要官员,由孙立人掌控全部军权」——这些工作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政变后的政治真空则由美国调集官员去填补——三天之后,美国派出一批最能干的官员到台湾充任政府的顾问。
  5月3日腊斯克呈交艾奇逊一份演示文稿,指出美国已在台湾部署秘密行动,以武装支持岛上的领袖,他建议告知蒋介石,嘱其离开台湾,将权力交给孙立人,然后由联合国决定台湾前途。一旦台湾获联合国托管,杜鲁门总统就宣布撤销1月5日所谓不协防台湾、不介入中国内战的声明。
  对“孙案”之调查,由副总统陈诚为主任委员,与王宠惠、许世英、张群、何应钦、吴忠信、王云五、黄少谷、俞大维等组成“九人委员会”,负责调查“郭廷亮匪谍案”。另外监察院也由中国国民党籍监委陶百川、无党籍监委曹启华、萧一山、王枕华、余俊贤自行发动调查。陈诚的九人小组审讯郭廷亮等,得到彼等“坦承不讳”之“自首”结果。由于郭系孙立人之联络官,九人调查小组认为孙“未适当防范,有失查之责。”军事法庭遂以匪谍罪判处郭廷亮无期徒刑。郭在绿岛服刑,其后假释返台却发生在火车上跳车身亡的“意外”。
  1955年10月31日,孙立人将军被正式免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软禁于台中向上路一段十八号的宅邸达33年,在美国军方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以“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的“七不政策”之下,以软禁代替刑罪。孙立人平时有空种种玫瑰,靠家人卖“将军花”维生,直至1988年3月20日国防部部长郑为元来到孙立人家中,向孙立人宣布,从即日起“恢复一切行动、言论的自由”。有记者采访孙立人对“平反”一事有何感想时,孙立人竟大言不惭:“从未‘反’过,何‘平’之有?”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县大里市寓所(台中市前私立立人高中的马路右边大宅院),享寿90岁。
  孙立人是美国对华阴谋策略的牺牲品。当时谷正文判断孙立人的部属郭廷亮等人有兵变企图,但为避免牵连孙立人受军法审判,政府使用了“匪谋自首”的罪名处理郭廷亮,这只是处理不当而已。因此,谷正文认为孙立人案并非罗织。不过,真正冤枉的是因孙案受株连的一百零七名旧部,其中三十五人判监十年以上,而被迫提前退役的部属更是数以千计。真正要平反的只是受株连者,而非孙立人本人。
  但假如设想倘若1950年6月25日孙立人兵变一举成功,老蒋被放逐,黄埔子弟及外省籍文官全被清洗,则台湾早已独立而纳入美日两国保护伞;若政变失败,台湾内部派系恶斗,则中共必然挥戈东渡。无论上述哪种结局,以后五十四年的台海历史全部都要重写。
  再次调查;“孙案”难现真实
  孙立人将军逝世时,参谋总长郝柏村受政府训令,派陆军总司令部办理治丧事宜。时任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先生颁发褒扬令。丧礼由时任国防部长陈履安(原副总统兼孙案“九人小组”组长陈诚之长子)主祭,参谋本部、三军总司令部等陆海空高级军官皆出席。遗体由维吉尼亚军校代表覆盖校旗,再由中华民国政府指派之覆旗官,许历农、罗本立、温哈熊、黄幸强代表国家覆盖国旗,备极哀荣。遗体安葬东山墓园。
  1998年孙案涉案人及家属要求监察院公布“五人小组”报告并还原真相。经监察院重行调查,并委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学者朱浤源进行当事人访谈和考证,“五人小组”居然得出孙案系子虚乌有之结论明确。2001年一月监察院正式公告五人小组调查报告原文和结论。全文现已于网上公开供查阅,成为台独势力和民进党污蔑国民党时代的一大笔。

孙立人的评价
孙立人虽然登台后妄图兵变,但他被认为是国民革命军中,具备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和高度指挥能力的将领,并拥有崇高的国际声望,是国民革命军中与众不同的一名将军,也是国民革命军当中极少数从美国军校毕业的高阶将领。反对意见则认为,孙立人孤高自傲,与作为国民革命军主流的黄埔系将领格格不入,也不擅协调各方面间之矛盾,使他在注重人脉的国民革命军中难有大作为。
刘宜良(江南)的《蒋经国传》中曾提到:“孙是个非常优秀的带兵官,但是位很坏的领袖。讲人际关系,和他的同辈,几乎没有人可以和得来。任陆军总司令期间,每周军事会报,从来未准时出席,其理由非常可笑:他不愿意向周至柔总长敬礼,迟到能避免,因为,总统已在场。”香港“七十年代”刊“孙立人在台兵变经过”一文,对孙立人受排挤的情况有相当生动的描写:“可怜的陆军,四面是海,可怜的总司令,孤掌难鸣,陆军提出的许多问题,都遭到空海军的联合杯葛、阻碍。有时孙立人气急了,就在会议上向蒋介石报告说:海军、空军如何好、如何行,那么请总统将陆海空三军测验一下,比一比,看究竟那一军好。先从我们三军总司令考起,比文也好、比武也好、比立正稍息也好、比X+Y也好,由你们海空军决定好了。像这样情形,最后还是由蒋介石打圆场。”
孙立人是国民党将领中少数能打胜仗的名将之一。他长期在补给不充足的非精锐部队任职,无论在中缅印对日战役,或在东北新一军对中共的战事等,面对各种艰苦复杂的作战环境皆有深刻的认识与卓越的战绩,不同于国府嫡系将领一般的庸碌。
文章来自: 时代人物网(WWW.eRenWu.Com)  
详文参考:http://www.erenwu.com/Story/War/200901/408_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1 21:51 , Processed in 0.0629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