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一般做的十万级的事情,税务会计常做百万级的筹划,财务分析能做千万级的大事。
成本会计比如分析内外购哪个更合适,这个成本会计能搞定,比如参与报价,考虑到一些其他部门考虑不道德因素,一个产品可能多赚几十万。可控费用管好了,一个部门省十万级是完全没问题的。 税务会计,如果免抵退一个筹划,比如我说的那个兜保税区就一年省300万。 【之前分享的税法学习的方法如下: 先把大税种吃透,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先系统学一遍。 然后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业务实际,把业务数据模拟出来,就可以把所有涉及的税费都模拟算一次。 最后就是要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找比较专业的解读文章配合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财务分析则如果能了解行业的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可以给决策者提供一些战略意义的信息,可能决定企业未来的走势与抉择。 比如,根据银行远期汇率的报价,做一些外汇理财,在人民币贷款和美元贷款之间作选择,可能就汇兑损失就可以减少上千万。过去两年我们体会是非常深的。 比如,一个项目未必一直做下去是最佳的,在合适的时候把项目包装卖出去,这是财务分析要去考虑的事情。
做财务分析最值钱,税务次之,成本居第三 但成本成往财务分析发展比税务要容易一些,因为对公司的业务了解的更多更细致。
财务分析跟内控有些相似。 财务分析是从财务数据上去发现问题,像西医的仪器仪表测试得到的结果,要找出问题,要知道如何去截断一些不利的因素,舍弃不赚钱的项目和客户,离开竞争激烈的市场细分,找到属于自己企业的顾客价值。 内控则是从企业运行规范上去考虑,防范风险,及时纠偏,让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有点像中医,更多是从制度流程的控制点去把脉。 财务分析可以从历史的财务数据找到一些规律。比如我们分析呆滞库存变化可以知道企业在市场变化、产品变化、客户变化的情况下,是否能良性运转。这一个指标如果连续几个月恶化,可能企业就得了重疾。再就财务分析展开做些阐述: 比如研发占比很高的企业,研发投入的效果一般是半年以后开始体现出来,可能1年后达到峰值。 由于研发的延后性,让我们无法及时发现研发存在的问题。比如每年投入5000万研发,每年收入10个亿。最近2年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可收入的增长不明显,甚至有回落,最糟糕的是几年前的平均数都不到了。 财务分析如果要等到几年后结果出来才知道研发管理出了问题,那财务分析就是法医了——解剖之后才找到症结。 高明的财务分析,会在研发投入的过程里及时发现问题。现在项目每月新投入和累计投入,项目进度是否如期完成,最终项目是否成功,实现多少收入产生多少利润。从过程管理,我们知道项目成功的比例是多少,有效项目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这样我们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去找到病灶在哪。这跟几年后才发现问题有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