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52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做好较长时期经济衰退的准备,新基建兼顾短期长期、化危为机,担大任

[复制链接]
1529 0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 记者:李沐遥

  核心观点:

  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类似于2003年“非典”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叠加。

  经济在较长时间深度衰退是确定的,要有底线思维和充分准备。

  我们最近倡导的新基建,是一个很好兼顾短期长期、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化危为机的政策,担大任,挑大梁。

  要启动新的一轮基建关键要有“五新”,新领域、新地区、新主体、新方式、新内涵。

  新基建投资潜力很大,它的乘数效应更大。

  4月10日晚间,央视财经专访任泽平,对当前备受关注的新基建能否担起中国经济发展大任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精彩摘要:

  一、当前的形势:类似于03年非典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叠加,经济将在较长时间深度衰退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有很多是新的现象,怎么理解当前的形势呢?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当然比方不一定完全的准确,但是有助于大家来理解当前的形势。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类似于03年非典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叠加。

  二季度我们复产复工会加快,但目前复工不等于复产,现在很多公布的统计数据,如复工率达到了80%,但是我们有的行业复产不到30%,主要是需求收缩,经济要恢复到正增长,目前来看还相当的困难。老百姓对消费的聚集也心有余悸。同时,海外疫情严重,包括出输入性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家我们很难独善其身,因为中国是深入融入到了全球,它会通过比如欧美经济衰退,通过贸易、产业链、出口订单影响我们。比如说我们的出口订单,现在东南沿海都在大幅下滑。它还会通过资本的流动,通过金融市场“交叉感染”,而且这些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疫情会否在今年夏天结束还是会跨年,这需要科学家来判断,当然我们看到流行病专家也分歧很大,这是相当不确定的。

  但是,总的来说,有几点可以确定:

  第一,金融脆弱性和经济停摆,经济在较长时期深度衰退。

  第二,中国经济在二季度的反弹很有可能会落空,一季度大家觉得国内疫情结束了,但是可能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海外爆发了。

  我觉得面对危机的时候,第一要做好准备,就是现在中央讲要有底线思维。第二个就是看你怎么去应对,危机,没有准备是危险,有准备是机遇。那么我们最近倡导的新基建,我认为是很好的一个兼顾短期长期、化危为机的一个挑大梁政策。

  二、我们需要一*政策,新基建担大任、挑大梁

  其实我们现在主要有四方面挑战,一个是控制疫情,二是恢复生产,三是企业和居民纾困,第四是扩大内需。我们面临这4个挑战,宏观经济学有一个丁伯根法则,当你面临的是多重目标的时候,你的政策应该是一篮子的,要用一*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降息、降准、减税、专项贷款、基建、消费券、补贴,都包括在这里面。

  但是这一篮子政策里面,要有一个挑大梁的。为什么说新基建要挑大梁?因为你看这些政策,比如说降息、降准,给企业的专项贷款,是给企业续命,让他活下去;再比如发消费券,包括政府的一些补贴,包括一些减税措施是干什么呢?是让居民部门能够度过以前的难关。你会发现财政的减税政策,还有包括货币政策,降息、降准,我认为它都是短期的,而且这些政策还不能用力过大,力度过大的话,一定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政策既能够兼顾短期和长期?

  那么现在来看,是新的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我们说的新基建,为什么呢?那么因为新基建它短期可以扩大需求,我们通过项目带动就业,带动就业以后,工人工资就有了着落,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再带动消费。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新基建短期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当期是扩大需求,长期是增加有效供给,调结构,提升中国经济长期竞争力。

  三、相比单独拉动消费,拉动投资是更好的办法,能够兼顾短期长期、稳增长调结构

  中国和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组合是不一样的。美国主要是靠零利率、QE、直升机撒钱。而中国货币政策相对温和克制。纯粹发消费券,或者说直升机撒钱的方式,远远不如投资基建。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很多人有误解,说你投资基建会增加债务,但事实上,发消费券,刺激消费就不增加债务吗?是一样的。

  债务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你今天举借的债务能不能带来未来的收入。你会发现刺激消费什么之类的,它短期还可以,但是纯粹刺激消费不会带来未来的资本形成和收入,会导致债务悬空,美国南欧都有这方面的教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2年南欧债务危机殷鉴不远。真正能够带来未来收入的,是把债务用在好的投资方向。那就是什么?基础设施投资,带来长期的资本形成和回报。我认为投资是可以的,消费没有投资效果要好。

  另外这里有个争议比较大的大家顾虑说基建在过去来说就是一剂猛药,过去像铁公鸡建设中出现投资效率低下,导致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的这些问题,新基建怎么避免重走老路?

  像美联储无上限的QE 政策,肯定是大水漫灌了。但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相当克制的,温和的货币政策。同样就是基建,不是很多人说的一说搞基建,就4万亿重来。其实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的把握上是有不同的尺度的。如与08年相对比,我们98年连续4年每年搞1000亿的专项国债项目,来推动基建的建设。这种温和的刺激现在来看,效果也还是不错的,而且它带来的代价可能比那种强刺激要好很多。

  四、新基建关键要有“五新”

  支撑中国经济未来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包括什么呢?比如说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以科技为核心的补短板的基础设施,还包括什么?教育、医疗、社保等符合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

  其实这里要讲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把新基建和老基建对立,比如说人口流入的城市群,所谓的老基建轨道交通、城市地上地下管网的投资潜力还非常大的,它的短板还是非常明显。所以,新基建的“新”主要是未来,只要你的投资能够服务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老百姓消费民生,最大化它的经济社会效益,能够带来未来的回报,我觉得都符合新基建的广义内涵。

  归纳一下,实际上要启动新的一轮基建关键要有“五新”,关键做好这“五新”,我们就可以最大化它的经济社会效益,防止重走老路,而且也能带来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也能够改善民生福利。哪五新?新领域、新地区、新主体、新方式、新内涵。

  五、新基建不是炒概念,而是让他担当大任,而且乘数效应更大

  新基建是什么呢?是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中国经济要增速换挡,要新旧动能转换,要高质量发展,不就是要发展这些东西吗?不就是让他们担大任、挑大梁吗?如果说我们认为新基建、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都挑不起大梁,你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经济转型没戏了。我觉得,中国经济要转型发展,要创新发展,要高质量发展,就是让新基建、新经济去挑大梁。你不让新基建、新经济挑大梁,你让老基建、老经济挑大梁,那不就是重走老路了吗?

  大家担心说新基建现在占比小,没关系的。新基建它占比小,但是它增长很快,传统行业和传统的基建,它现在占比很大,但它增长已经放缓了,开始负增长。你对比发现这些新基建、新经济,它虽然目前占比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几,但是它增长速度非常快。比如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我们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大约是6.1%,我们大部分传统行业只有个位数增长。但是,我们最近这几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以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在增长,所以说究竟谁要承担起中国经济未来繁荣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呢?一定是新基建、新经济。

  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你不能光看它的投资体量有多大,它的乘数效应是更大。比如说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一个是5G,一个是充电桩。我们未来几年5G加起来投资大约1万亿左右。但是我要跟你讲的另一个数据,它所支撑的上下游经济产值是多少?是十几万亿。比如说未来大家讲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新零售、新金融等等,它实际上都跟未来5G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撑,这些东西都很难落地的。

  再比如说充电桩,因为现在大家看到传统的燃油车现在逐年增速在放缓,甚至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爆发式的增长,以每年50%-100%的速度在增长。那么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像特斯拉、宁德时代都增长得非常快,现在欧洲主要国家都设置了燃油车的禁售表,大家都看到了这是重大机遇,所以中国在最近这几年通过各种政策,希望在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中国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我们百年的汽车强国梦想。但是你知道吗?新能源汽车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瓶颈是什么?是充电桩。车桩比是3:1,就三辆车才有一个桩,这是很大的麻烦。所以说中国充电桩投资体量3000亿,但是你不要忘了,充电桩所支撑的新能源汽车,这个市场是万亿级的,所以我觉得你要看他支撑的行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六、政府要提高赤字率,相比通胀更担心通缩和失业

  那么新基建钱从哪里来?第一要提高赤字率。这个时候切记政府的财政不能保自己的平衡,我们政府还要保自己的收支平衡,企业和居民的压力就会非常大,这时候政府就要扩大赤字,这就叫公共财政。财政不是会计和出纳,它是什么?它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它这时候就要发挥财政来反哺企业和居民的这样一个公共功能。第二,3月27号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专项债。专用债是不列入赤字的,还有特别国债也不列入赤字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减税,扩大消费,扩大投资。

  我们建议这次中国在新的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方面,可以注重一些科学的规划,注重它的步骤、力度、节奏,这样的话就能更多地发挥它的长处,避免它的短板。这样就把好事做好。你既然要搞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对政策的度的把握,如果说是一个温和的政策,它的代价包括通胀的代价,产能过剩的代价就小一点,而且因为你不是一猛子扎进去,这样你的纠错能力也会比较强。我觉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现在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其实不是通胀,实际上是什么?是通缩。什么叫通胀?一般来说通胀就是货币超发,再加上经济过热,就业很充分,一般这时候会爆发比较严重的通胀。

  什么叫通缩?比如说企业经营压力很大,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失业压力很大,大宗商品价格都在跌,而且货币没有超发,这就是通缩。但是现在我们来讲,中国现在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什么?是通胀还是通缩?现在经济这么差,肯定是应该担心通缩压力。你比如说我就举一个例子,最近原油价格跌到了20多美元一桶。我们现在看到我们的PPI,去年是持续负增长,现在又回到负增长,那么未来企业的盈利就会有很大的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174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5-1-2 23:29 , Processed in 0.0546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