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ACCA考试之前,您已经获得了两张海外CPA证书。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ACCA?
李星亮: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学习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非常必要。当时是2004年,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国际财会新闻里时常听到的字眼,许多国家都在积极为趋同做准备。这让我感到采用IFRS将成为国际发展趋势,中国会计准则势必面临改革。而ACCA是当时唯一在中国积极推广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师组织。所以我决定通过学习ACCA,来提高对IFRS的认识。
第二,ACCA专业课程重视战略管理。如今,财会人员的角色正从帐房先生向战略决策者转变。而ACCA的优势就在于它不仅提供应有的财会知识,还帮助财会人员学习如何从财务策略和管理策略两个角度来考虑公司的运作。很多财务人员常常只关注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认为策略上的事是高层考虑的,我不关心,也没必要关心。但是行业在发展,财会人员也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竞争力。学习ACCA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比如P3.5这门课,让我了解并学习拟定经营策略,学习如何参与财务计划、分析与控制。这些在准备财务报告和为董事会做演示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适用的。
学习ACCA的过程让我更加坚信,财会人员应当做变革引擎。什么是变革引擎?例如,销售合同订立要经过财务部门的数个审核阶段。销售人员总是希望合同的流程越简化越好,减少繁琐的审核程序。而财务人员通常较为保守,要按照流程的设置一步一步控制好每个审核点,保障公司的最大利益。这两个部门的人理念(mindset)不同,经常会产生分歧。这时,财务人员就要向销售人员解释审核的必要性。要引导销售人员改变理念,从不愿遵守流程到逐渐接受并遵守流程。这就是变革引擎能起到的作用之一。有些财务人员本身还保持着固有的观念,认为这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而ACCA课程会引导财会人员,融入销售、市场等部门,改变他们的理念。比如销售合同需要经过财务部门的信用审核,这是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质量控制的一部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之一。那我们就要在这个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您拥有多个会计师资格,如何衡量考证的投入与回报?
李:投入回报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从短期来看,我个人的投入包括考试费、教材费、以及参加两次考试所需的时间。看上去非常简单。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来反映。
NPV考证的投入及回报= -$a +
考证的投入与回报,好比是一个人一生的一系列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它受a(投入), m(产出例如每月的工资), r(折现利率)等变数影响。但是长期回报还包括了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你获得的专业资格和接受的教育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它们包含许多无形资产,比如荣誉与地位,会员资格所获得的特权以及人脉网络,结合其他技能与经验,它们可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回报。如果只从投入的金钱来衡量考证是否值得,显然只把考证看成了一种短期投资。财会人员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证书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许多跨国企业高层并不一定具备MBA或是职业资格证书,但仍然能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确,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不是凭证书取胜的,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21世纪以后就是资格认证+能力+经验的年代,再过五年这个特点就会更加明显。
我对能力、经验、证书/教育以及持续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每个要素本身都是一个优势,拥有能力和经验再加上证书,才更具备竞争优势。但这样的优势是不是一成不变呢?不是。因为行业在发展,你必须及时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技能,才能获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认为,经验主义飞不高,文凭挂帅走不远。好的经验,能力,硬的文凭加上不断进取助你飞得高走得远,机会无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