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操纵问题在中外企业都普遍存在,并且屡禁不止。例如,在上市阶段,企业普遍存在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其目的旨在融资中获得更大收益。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企业也会为了特定目的操纵财务报告。基于美国上市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为了扭亏、业绩增长、超过分析师盈余预测以及分红等目的,都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国内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企业存在扭亏和业绩增长动机的盈余管理。为此,监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采取制定更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加强立法和监管、对审计师进行更多的监管、提高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等手段,防止企业进行财务操纵,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与转型期制度和监管不力有关 在国外,企业盈余操纵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数据产生的过程本身就存在较强的灵活性,因为有一个合法的外衣,所以对于盈余操纵的监测难度加大。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我们需要给予财务人员一定的权限,对会计政策进行自主选择,而这些权限又可能被滥用于操纵财务数据,因而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掌握好尺度。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盈余操纵问题更加严重,这与转型时期制度和监管不力、独立审计缺乏独立性、公司治理水平低、会计人员素质差等因素有关。 转型时期我国的法制和监管都不完善,让企业的盈余操纵更加肆无忌惮,这也是诸多企业报表粉饰的重要原因。在美国股票投资者能起诉故意作假者,而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有很强的立法影响力和巨额资金支持其活动。而在转型时期,我国法制建立不完善,证监会的监管任务过重,很难面面俱到。 另外一个原因来自监管环节,由于独立审计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无法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进行监督。独立审计师还是一个新兴职业,而历史上负责审计的大都是政府派生机构,因而其独立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就企业本身而言,由于公司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企业内部也缺乏对管理层的有力监督,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无法受到内部约束。 在外部和内部约束同时缺乏的情况下,企业有恃无恐,盈余操纵问题泛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也比较低,一方面缺乏自律性机制,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训练,有时很难断定一个虚假报告是专业水平不够的结果,还是有意操纵的结果。 提升独立审计师的独立性 如果要减少企业对盈余的操纵,我们就必须对症下药。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法制建立和监管,对财务操纵行为形成威慑力。同时,我们应着力提高独立审计师的独立性,使其真正成为广大股东的眼睛,防止股东的利益被侵害;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内部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财务操纵行为。企业还需要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消除专业错误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实。 另外,我们要通过制度建设逐渐形成诚信的文化,戒浮戒躁,戒急功近利。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对每个企业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