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45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王石与资本市场的故事:任正非曾认购20万股

[复制链接]
1453 0

    从1991年以14.58元登陆资本市场,万科与中国资本市场结缘20年,20年的跌宕起伏,万科在见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朵奇葩。作为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亲历者,万科董事长王石有许多难忘的故事和片段。

  从1991年以14.58元登陆资本市场,万科与中国资本市场结缘20年,20年的跌宕起伏,万科在见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朵奇葩。作为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亲历者,万科董事长王石有许多难忘的故事和片段。
  为什么要上市?
  1984年,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公司成立,这是万科的前身。
  这个公司虽然在行政管理上同上级管理公司当时的特发集团隔着两个层次,但防火墙的作用有限,理论上王石随时会被一纸调令调离,行政上的人事风险大过经营风险。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石看到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他预感《暂行规定》鼓励的股份制改造,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防范企业人事风险的最佳选择。在他的动员下,公司的决策层很快统一了思想,要把公司改造成一家符合现代企业规范的股份公司。
  但股改的过程并不顺利,招股通函修改了17次,才最终定稿,招股通函上有上市公司要遵循规范、透明、守法的条款对此管理层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作为少数派王石坚持要同过去决裂,走规范化的道路。他说,可能有走不通的风险,但将来市场规范了,我们不仅能继续生存下去,还会处在一个制高点,走在前列成为标兵。
  股改遭遇上级反对
  在等待政府下发批准股改的红头文件时,王石却被告知,因上级公司特发集团强烈反对,政府办公厅暂停下发同意王石他们股改的文件。
  他们只好走“曲线救国”的路线,直接约见了当时的市委书记兼市长李灏。书记说:“年轻人要沉住气,改革肯定有阻力,要不怎么叫改革?”书记肯定了股改的方向是对的,要王石他们和他的秘书保持联系,万科和金田、原野这几家有同样遭遇的企业于是避开主管部门直接被书记的秘书约见,有点像做“地下工作”。
  一段时间后,市委副书记表态支持并亲自出马去特发,做通了当时特发领导的工作。
  不上市就不会有“万科”
  在股改中,王石和公司管理层发现公司的名字“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与韩国的现代撞车了,得改。
  于是大家“脑力激荡”,把每个人想到的名字写在大黑板上进行比较。结果五花八门,其中有人说不如叫麦科,但用广东话发音是特别黑的意思,叫这个名成了特别黑公司,使不得!最后是从深大毕业的一个员工潘毅勇提出不如叫万科,大家一听都觉得不错,就这样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千方百计推销股票
  1988年,当时人们对股票懵懵懂懂,真金白银掏钱买者寥寥。为推销股票,万科专门设计了“龙年计划”,王石亲任总指挥。他带领一个推广小组,自己拿着细长的教鞭四处宣讲股份制从银行讲到企业,把深圳的大企业几乎都梳理了一遍。事后回忆,当时就差到海上渔船向渔民兜售了。
  王石记得,只有当时的华为对万科的推广小组很热情,老总任正非还认购了20万股。当时华为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也处在艰难的创业初期。但现在看来,任正非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态度已显出其不同常人的判断和行为。
  最后一个认购日,还有350万股没有推销出去,看来完不成任务了,结果就在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让王石他们喜出望外,北京中国创业总公司认购了400万股,终于王石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万科通过这次股份制改造,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第一届股东大会上的提问
  1989年3月28日,王石对这一天一直记忆犹新。就在这一天的上午9时,在深圳会堂,万科召开了第一届股东例会,座无虚席。
  在会上,一位股东提问,“请问王石先生您个人自己买了多少股票”王石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认股权证回答说,“我个人存款一共25000元,取出2万买了万科股票。”于是台下一片热烈掌声和叫好声。
  就在当晚,第一届董事会上,王石被推选为万科第一任董事长。
  1991年1月,万科A以14.58元的价格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募集到1.3亿元人民币,与深发展、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一起成为深交所的“老五股”。万科自此开始了资本扩张之路。
  发行B股收获颇多
  1993年4月,万科获得发行4500万B股的资格,每股发行价为港币10.53元,这让万科赶在中国经济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之前,获得了宝贵的4.5亿港元“过冬”资金。
  王石记得,万科B股招股书的编撰从1992年10月到1993年3月定稿,其间共有10个修正版本,110页招股书的背后是5000多页的传真纸,香港公司的专业素养和精神给万科以及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万科再一次检视自己的发展道路,检讨自身的不足和问题。
  王石坦言,除了募集到宝贵的资金之外,发行B股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它促使万科深入调整自身的业务架构,并努力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向国际投资者更认同的方向发展。万科放弃了以综合商社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加速资本积累迅速形成经营规模的发展方针,并确立以城市居民住宅为公司主导业务。
  难忘的“君万之争”
  1994年的“君万之争”,是万科历史上最惊险的控制权之争,也是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与董事会的第一次直接“对抗”。当年证券界风头最劲的君安证券作为财务顾问,在极短时间内与万科四家法人股东签下委托授权,火速召开新闻发布会,抛出了近一万字的《改革倡议书》,准备对万科的经营战略投不信任票,认为万科应全力发展和充实房地产业务,并建议改组董事会。
  君安的突然发难将王石逼到墙角,一时间媒体和舆论沸腾,万科立刻申请股票紧急停牌。“君万控制权之争”最终以万科一方的胜利而终结,但有趣的是,君安提出的改革倡议,却与万科1993年开始的剥离其他业务,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思路不谋而合。
  为摆脱公司股权分散可能带来的风险,2000年万科引入有国家资本背景的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策略性大股东”。随后万科开始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十年,其资本支持下的成长故事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典型样本。
  万科的融资行为不属于“圈钱”
  2002年、2004年万科先后两次共发行了34.5亿元可转债,且绝大多数成功实现了转股,平稳地度过了房地产低谷期。2006年万科非公开发行4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42亿元,为此后备战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几年积蓄了“弹药”;2007年8月A股市场牛气冲天,在接近历史最高点的时刻,万科增发3.17亿A股,发行价高达31.53元/股,此次融资被业内戏称为“在最合适的时间融最合适的资”;2008年万科发行了59亿公司债[126.44 0.04%]券,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地产最低迷时期。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有时会被冠以“圈钱”,万科的再融资也遭遇过波折。2000年底,万科曾打算向大股东华润集团定向增发4.5亿股B股,以提高华润的持股比例,却遭到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很多小股东抗议增发B股造成的股价波动会影响到其利益,经过仔细考虑,万科放弃了增发计划。在2003年9月漫漫熊市之中,万科拟推出可转债发行方案,当时市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充满质疑,万科此举迅速引来一片反对声。万科迅速启动危机公关,高管频频造访基金公司和机构,与股东不断沟通,最终拿出了一份可转债发行修订方案。
  王石表示,“要把‘圈钱’和企业正常的股票融资区分开来。所谓的‘圈钱’应该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过度融资;第二,它没有用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上;第三,它没有带来合理的回报,侵害了股东尤其中小股东的权益。”面对一些投资者对“圈钱”的质疑,王石说,万科的融资行为不属于“圈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9:09 , Processed in 0.0615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