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88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会计史学家:郭道扬

[复制链接]
1883 0

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他曾到基层食品站杀过猪、门市部收购过鲜鸡蛋、洪湖收购过鲜鱼;

上世纪80年代,一部他出版的《中国会计史稿》填补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空白,被外国专家称之为“东方的第一部会计史著作”



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他曾到基层食品站杀过猪、门市部收购过鲜鸡蛋、洪湖收购过鲜鱼;

在研究过程中,他有发现汉朝王莽请客吃饭记账方法书简的惊喜,有对“账”与“帐”争论的无奈,更有曾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字,八进北京考古研究所的执着;

上世纪80年代,一部他出版的《中国会计史稿》填补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空白,被外国专家称之为“东方的第一部会计史著作”;

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会计史教科书《会计发展史纲》,并为全国30多所院系培养了会计史师资,开创国内会计史教学之先河;

他的320万字的《会计史研究》已出版三卷,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唯一能找到的一种中文版本会计书籍。

这些著作上都印刷着一个名字——郭道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自古以来,会计一科有史无书。

从1979年起,郭道扬立志改变了这一状况;如今,他年逾七旬,郭老仍在为中国会计史与世界会计史著书立说。

郭道扬,当之无愧的中国会计史第一人。

从保管员采购员走向讲台

郭道扬1940年出生于湖北谷城,家境困难。1957年,他靠人民助学金读完初中,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襄樊四中。

襄樊四中是省内著名的重点中学。当时,全校一共269人,考上高中的仅9人,但这值得骄傲的消息带给家人的并不全是喜悦。郭道扬是家中老大,初中毕业已经是一个劳动力,父亲已经为他谋到一个县农业局“通讯员”的工作,一个月12元人民币——6元够一个人的基本生活,还有6元可以补贴家用。

最终,他靠着捡废铜烂铁换来了去襄樊的交通费。幸好,襄樊四中也有奖学金,这不仅能保证他吃饱饭、置办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甚至连袜子鞋子破了都能领到临时补助。

在郭道扬的记忆中,1960年的高考很简单,录取率也非常高。以他的高考成绩,可进入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但因为有个姐夫刚刚被划为“右派”,故他被调剂到了原湖北大学(今中南财大)贸易经济系。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被分到商业会计教研室。“文革”爆发后,原湖北大学撤销,他到武汉工学院先后做了校办工厂的保管员和采购员。这也是他一生从事会计教育事业的开始。

其实,最初的专业着实让郭道扬烦恼。因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班上就有一位女同学提醒他:“男学工,女学医,四肢发达学体育,不三不四学会计。”

或许,谁也不曾想到,最初这个一心想逃离“不三不四”行业的少年会成长为世人敬仰的会计大家。“命运可真会捉弄人,既安排我教会计,还要让我写它的历史,不能不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误会。”郭老这样自嘲。

1972年,郭道扬回到复校不久的母校,参加了在咸宁地区财校举办的财会培训班。在这个班上,他开讲了今生今世的第一课。

当时,全国食品系统亏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猪鱼蛋,死臭烂,赔钱容易赚钱难”。于是,郭道扬受命编写《食品系统的商品流转核算》讲义。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他到基层食品站杀过猪、门市部收购过鲜鸡蛋、洪湖收购过鲜鱼,甚至还到生猪收购站调研改“毛重定等”为“出肉率定等”的方法……讲义定稿后,不署名印刷了3000册,通过食品总公司一直下发到基层购销站,因此郭道扬经常到基层去办培训班。由于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培训班办得很顺利,同学们听故事一样地听食品课,一方滔滔不绝地讲,一方全神贯注地听,大家都乐在其中。

一次,他向学员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食品商品发生的挑选整理费,应当作什么处理?学员们分两派讨论得非常热烈。郭道扬作总结发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论及挑选整理费的性质时讲,商品整理费创造商品价值,所以应当计入成本。学员们一听都乐了:连马克思他老人家都熟悉我们的商业会计工作。

把冷门“会计史”做成显学

历史往往出现许多机缘巧合和阴差阳错,郭道扬与会计史之间的相遇,最初确实是勉为其难。

1978年3月,郭道扬从校办农场一回来,教研室负责人就给他下达了一个前所没有的任务:承担“中国会计发展史”专题任务。

课题项目是商业部通过商业会计学会下达的,一共9个,另外8个已经被其他老师先下手为强,只剩下这个无人问津的冷门课题。

“在我心中,“会计史’这样的课题应该是老先生的强项,我当年只有38岁。而且“会计发展史”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空白,连一点可资借鉴的资料都找不到。”郭道扬说。但尽管他反复陈述自己不能接受这个课题的原因,总支书记最后还是严肃发话:“你是一个要求进步的人,接不接受任务,要慎重考虑!”

既如此,只得认命。

谁曾想,在郭道扬的细心研磨之下,这个“烫手的山芋”竟然变成光耀会计世界的黄金。

1979年春节刚过,他就从图书馆借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古籍,遍搜资料,多方考究,严密论证,用几个月时间完成了10多万字的中国会计史初稿,在1978年召开的一次会计学术会上一鸣惊人,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好评。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十多万字变成八十多万字,打印稿变成多版本的出版物,由中国会计史到世界会计史,由一部单纯的会计史变成会计审计财务史,由国内而传遍世界。

在长达30年的会计史与会计学、国际会计研究中,硕果累累——

1982年,出版《中国会计史稿》上册;

1984年,出版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科书《会计发展史纲》;

1988年,出版《中国会计史稿》下册;

1999年,出版一部具有世界通史意义的专著性教科书《会计史教程》;

2004年,出版由《会计史教程》改名后的《会计史研究》第一、二卷;

2008年,出版《会计史研究》第三卷;

2009年,出版了会计学文集《郭道扬文集》,其中收藏数十篇具有创新价值的论文……

在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学津谷原弘教授分上下册翻译出版了《会计发展史纲》;

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唯一一种中文版本的会计史书籍就是郭道扬的著作。

研究会计史很不容易,它需要异常勤勉刻苦。正是有那种将板凳坐热的毅力,他硬是把原本冷门的“会计史”做成今天处处受到热捧的显学。

郭老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那还是在1979年刚开始做会计史研究的时候。“有一位客人来看我,看见我从图书馆借这么多的古书,便问我干什么。我说写会计史,那位客人听了很吃惊,他笑着问我,会计还有历史?十多年后,这位客人又来了,一见面就说:你还真的把它写出来了。”郭老笑着说。笑容中,带着欣慰与自豪。

会计史研究最大的乐趣是“正名定位”

治史难,写出一部历史名作难上加难。

我国历史上长期重农轻商,将计数与会计视为末等,正史鲜有记载。

面对无涯艰苦之路,郭道扬以勤奋为径、以苦为舟。

当年,他成为全国图书馆、博物馆及档案馆的常客;《二十四史》、《十通》等古籍是必不可少的案头资料;深入各地调查取证、向专家、学者求教更是常事。写会计史一字一句,如同沙里淘金。

同时,他还另辟蹊径,开创了一条从陶土刻记、甲骨文、金文,以及简牍等现代考古成果中寻找会计史料的新路,他首次从大量考古成果中发现了会计。

会计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最早的账本就是人的头脑,最早的会计行为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繁衍而出现的。”从原始人类的人类生存状况研究中,郭道扬得出了许多重大历史结论。

“研究会计史是为了世界更是为了中国的会计正名定位”。在郭老看来,“会计是为了生产生活服务的,是一种管理行为而非简单的工具论。会计是门学问,是管理工作,处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点。工具论等是历史对会计学科的错误认知。”

近半个世纪以来,郭老对于会计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的研究,都力求做到“律以是非之公”,“以求归于至当”,从而对历史负责,对学术负责,对后人负责。

尽管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等工作已经让郭老分身乏术,但他还做着大量的收集资料整理的工作。一册册厚厚的“环境会计”资料本便是其中之一。这是郭老在各个书刊杂志报纸上看到有关“环境会计”的文章后裁剪、粘贴整理的,“我可能没有时间写这些内容,但可以留给后人做资料的储备。”郭老随意说道。那十几年的收集整理,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淡然无法不让人深深触动。

如今,步入古稀之年的郭老依然笔耕不辍。

他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撰写《中国会计通史》,作为财政部重点课题,这部百万字的撰写工作须在后年完成。由于用不惯电脑,他的初稿仍是在稿纸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去年9月6日开始写导论以来,已写下数万字。

“写《中国会计通史》,其中原始社会是一个突破,从中国原始社会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直接与夏商文化有了对接,这是全书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是通过史证寻找中国会计的光辉历史起点。”郭老一边拿着书稿,一边细细解释着。

事实上,从2010年3月起,郭老一直在研读浩如烟海的史料、史籍与检阅反映中国最新考古成就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他拟定好了《中国会计通史》的写作提纲及其详细的分篇写作计划。除导论外,全书拟分八篇,共计十五章,计划篇幅约百万言,另有二十多幅彩图与近四十余张黑白珍贵历史图片。在会计史基本布局方面,将以中国的远古会计、古代会计、近代会计与现代会计四部分为经,而以各期重要会计史事件和相关专业史问题研究为纬,分篇有研究结论,全书则以中国会计发展史运行规律与历史趋势研究作为总结。

这部书把新中国会计史,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会计史作为研究中的重点,这既关系到弘扬新中国的会计乃至改革开放30年的会计光辉成就,确立它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也深切关系到在13亿左右的中国人口中,确立会计界1200多万人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的问题。

依旧是一点一滴地研究,一丝一毫地创作,如今廉颇老矣,艰苦之路更难行!

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会计历史著作,中国一定要为会计领导者、工作者树碑立传!

《中国会计通史》必将是精雕细刻、千锤百炼的鸿篇巨制,它必将是中国会计人员的历史丰碑!

郭老的创作之路是漫长的,一部《中国会计通史》写好之后,等待他的是《会计史研究》第四卷世界成本会计史、《会计史研究》第五卷会计思想史。郭老的创作之路是没有终点的。


郭道扬

1940年出生,湖北谷城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研究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计研究所所长。兼任会计史学家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会计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专于中国会计史与会计学、国际会计研究,公开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十三位“荆楚社科名家”之一,201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论著

1982年-1986年

《中国会计史稿》上、下两卷填补我国经济史学中的空白,被美国学者誉为“东方的第一部会计史著作”。该书1985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一等奖,1987年获财政部优秀著作特别奖,1996年获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会计界唯一获一等奖者)。

1984年

《会计发展史纲》填补了我国会计教材中的空白。有鉴于此,1995年由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主编的《世界会计史百科全书》将郭道扬教授评定为“近500年来对世界会计史学有突出贡献的134位学者之一”,我国列入这一行列者仅有他一人。

1992年

向第七次国际会计教育与研究会议提交的题为《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的学术论文,不仅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度,其所研究的问题也很具有预见性。

在这篇论文中,郭道扬提出“宏观经济控制必须置于微观经济管理基础之上”的重要学术观点,研究了二十一世纪战争导因将由政治、军事方面转向经济方面,并最早揭示了由能源与资源危机、跨国经济集团竞争以及由生态环境侵略而演化成战争;联合国国际经济与社会事务处主任威廉姆·赛尔泽尔称:“这些研究对未来的世界具有很大价值,请您进一步展开这一课题的研究。”

1999年

出版《会计史教程》第一卷,在国内外造成了重要影响并持续至今。该书被教育部列入“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它既是一部会计史学教科书,又是一部以全世界会计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会计专著。

《中国会计史稿》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东京图书馆、意大利卢卡·帕乔利博物馆所收藏。《会计发展史纲》分作上、下两册译成日文后,成为日本各大学的通行读物。

《论会计的职能与本质》一文在日本《经济学研究》上发表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8年

《会计史研究》第三卷出版。台湾著名会计学家郑丁旺博士表示:“皇皇钜著,饮佩莫名。吾兄于会计史之造诣,堪称举世无匹,为我华人之光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1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1 20:51 , Processed in 0.0588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