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90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探究

[复制链接]
2904 0
导读:  成本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问题,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却不一定适用。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由于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企业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这就使得他们在激烈的
  成本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问题,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却不一定适用。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由于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企业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这就使得他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可能处于劣势。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努力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以更好服务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
  一、理论研究综述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传统成本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界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还不多。与普通企业成本管理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是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这一思想起源于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Kenneth Smi monds, 1988);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杰克·桑克和戈文德瑞亚等人接受了肯尼斯·西蒙兹提出的观点,并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并详细阐述了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2]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碑拍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从而构成一种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Robin Coperand,1998)。总之,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以成本管理系统如何为新兴企业战略管理服务为出发点,并通过对成本管理视野和方法的拓宽来提供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以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成本管理制度,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与国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最初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研究所《战略成本管理课题组》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夏宽云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夏宽云, 2000);陈柯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系统研究(陈柯,2001);姜明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姜明,2002);陈虎等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生命同期各阶段成本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策略;龚代华认为,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设计———制造———维护的循环中持续地创新,并提出了利用虚拟利润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设想;冯雪莲等利用揭示原理计算了作业成本制度和传统成本制度下期望利润的上限,并分析了作业成本制优于传统成本制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选择。综观国内外已有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理论分析,缺乏实证研究。事实上,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优先于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本身,成本管理理论首先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正确与否;成本管理理论如果不能服务于实践,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作为高新技术企业, 由于有着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显著特征,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缺陷越来越突显,必须采用新的成本管理策略,而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将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及员工素质都比较高、经营风险较大;二是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变化快、企业兴衰快;三是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市场外界条件等的变化反应灵敏,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首先,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是创新。通过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加大专项技术投入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先进技术,以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暂时的或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在产品的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在产品售后服务上有较大的投入,同时还在承担比传统工业企业更高的降价风险,所以按传统工业企业财务实践而制定的会计准则来计算产品成本就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面,从而无法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其次,高新技术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和管理重点与传统企业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制造成本所占比重低而期间费用高,这主要是由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引起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重心应是研发环节和技术服务环节;
  再次,高新技术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实施。它不是通过改善设备运行状态和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施,而主要是实行积极的控制,鼓励多做工作多花钱,例如应该鼓励多做实验和试制,大胆尝试,只要不是盲目实验与试制,失败就应该允许。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注重文档建设,属于重复发生的失败,理所当然地要加以限制。
最后,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建立基础平台,加强研究开发管理和文档建设,提高设备产品零部件的通用率,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优化设备部件结构和加工工艺。二是提高对市场信息预测的准确程度改善物料计划管理,统筹兼顾,减少因物料供应不齐带来的库存积压和停工待料;三是建立内部信息通道和高效率的求助支援系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回应能力,充分利用销售网络,尽可能地增大销售收入,降低单位成木的固定费用;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挖掘改善管理降低费用的潜力。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重视的是价值工程分析、相关分析和预警分析。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中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局部成本与全流程成本之间关系。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条件下,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竞争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为保持适当的利润率,产品成本必须相应下降,从而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主题。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后,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原材料供给等都是基本稳定的,利用标准成本可以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但高新技术企业则不同,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得到提高, 高附加值的产品必然使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比重逐渐下降,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则相应提高,从而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产品成本的构成比重,从而导致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作用变得非常有限。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的优势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降低成本必须从成本的设计阶段开始,在产品进入正式生产阶段时,也应通过不断的优化设计和运用新技术等方法来降低成本。由于高新技术产品要在连续的设计———制造———维护的循环中降低成本,所以其成本的流程性特别强。高新技术产品的流程性决定了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不能提倡流程中的每个岗位都要降低成本,有时为了降低下游成本或防止成本的扩大,可以适当增加上游的成本;有时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获得高附加值,还会增加产品的全流程成本。总之,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必须从全流程的角度用系统的方法综合考察成本控制问题,而传统成本管理过分专注于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范围过窄;依赖于固定的成本控制标准;孤立地看待流程中各部分的成本,忽略各流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局部成本管理绩效或其简单之和代替内部存在紧密联系的全流程成本管理绩效。尤其是传统成本管理强调每个部门都要降低成本,将这种理念运用到高新技术企业中,必然的结果是导致下游成本大幅度地放大,从而弱化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成本控制与收益扩张之间关系。一般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以增加利润,但这对高新技术企业却不一定适应。如为了产品技术的领先,企业有必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技术领先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价格,其投资回报也很高。相反,减少研究开发费用可能会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结果付出的机会成本将远高于所节省的费用,甚至会导致项目的整体失败。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成本与利润的关系,而传统成本管理理念中的刚性控制方法对这种情况会产生错误导向。
  (三)对利润最大化与非利润收益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转向追求技术先进、客户满意、制造精良、市场领先和人力资本增值等多重目标,即所谓非利润化收益。这些目标不能相互替代,但却相互联系和影响,如先进的技术和高市场占有率可以带来高额利润,但要实现技术的先进性和开拓市场,又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积累,同时会减少当期利润。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的,在评价非利润收益方面存在着缺陷,但可能一些非利润化收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利润。如果对非利润化收益存在认识误区,可能会危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关系。
         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是由多个目标组成的,这些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是为实现当期效益,有的是注重企业的增长潜力,为实现未来效益。企业战略的作用在于通过协调这些目标来实现最佳整体效益。由于利润目标与其他目标存在价值上的冲突,特别是在短期利益方面,而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当期利润最大化基础之上的,从而可能会导致与企业战略形成冲突。
  总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成本管理的意义已经从财务决策支持上升到战略决策支持,我们不能孤立地研究成本管理,而必须正确评价非利润化收益及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在价值上存在的冲突等问题。首先是要将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必须拓宽价值的范畴,使之既能适用于财务目标,又能适用于其他战略目标。其次是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和作业基础管理作为西方企业新兴的常用成本管理控制系统,虽然在我国普遍推广还有很困难,但当企业建立起较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且拥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后,可以考虑将其中的某些内容运用于企业成本控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1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5:52 , Processed in 0.0619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