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原美国援华抗日志愿航空队的老战士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的美国飞行员墓前敬礼。当日,20位美国援华抗日志愿航空队的老战士及其家属来到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凭吊抗日航空烈士。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5月19日,原美国援华抗日志愿航空队的老战士爱德华上校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向美国飞行员墓献花。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5月19日,原美国援华抗日志愿航空队的老战士爱德华上校在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寻找当年牺牲战友的名字。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5月19日,美国援华抗日志愿航空队老战士和中国抗日飞行员家属等一同在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合影。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新华网南京5月19日电 (记者朱旭东)20位美国援华抗日志愿航空队老战士及其家属,19日上午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凭吊抗日航空烈士。这里的英烈碑群上,镌刻着2186位援华抗日的美国志愿航空队烈士的名字。援华抗日的美国志愿航空队,由原美国陆军航空兵退伍上尉陈纳德组建,于1941年8月1日成立,以“飞虎”为队徽,经短期训练后来到中国援助抗击日本侵略者。1941年12月到1945年9月,美国志愿航空队共击落和炸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击沉、击毁敌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多人。
中美于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合作开辟的“驼峰航线”,地处喜马拉雅山支脉,海拔3000米以上,飞机只能在狭窄山谷中穿行,气象条件恶劣,又有敌机拦截,被称为“死亡航线”。这条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空运航线。中美双方先后投入飞机2000多架,空运物资73万吨,人员33477人,飞行总时间达到150万小时。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位于紫金山北麓,是由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为纪念所属在北伐以及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而兴建的。1995年8月,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落成,由15米高的主碑和30座英烈碑群构成。英烈碑上用中、俄、英3种文字,镌刻了自淞沪抗战至1945年9月间牺牲的3000多名航空烈士的英名,其中中国870名,前苏联236名,美国2186名,韩国2名。
“这座碑,记载了中国重要的航空史,也是中美两国合作的重要见证。”在高15米、象征胜利的“V”型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爱德华上校心潮澎湃。已经84岁高龄的他,1942年至1945年先后在飞虎队和驼峰空运服役并多次飞越驼峰空运线。退役后,他一直致力于民间友好事业,从1996年至今,爱德华每年都要组团来中国凭吊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在追忆过去的同时,是想将中美两国人民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友谊和情感传承给后代,使之延续,为和平造福。”满头白发的爱德华拄着拐杖,右腿的假肢支撑着清瘦却仍显硬朗的身体。
他说:“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航空领域是我的家。希望这个假肢下次还能支撑我来到这里,因为我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