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5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小企业生存困境调查

[复制链接]
1351 0


  导读: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等问题让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报告显示,小企业主们对于未来有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悲观的看法……
  
  相信熟人 过度投机 贪大求快 债务危机暴露浙商“三大软肋”
  诚信崩盘
   “熟人社会”商业模式溃败
  
  民间借贷“崩盘”,企业面临倒闭,老板纷纷“跑路”,温州人一直通行的“熟人社会”为特征的诚信基础和企业家社会信用脆弱得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土崩瓦解,抱团“炒作”的温州商人玩起了“跟风”跑路,“跑路者”对温州商业文化环境的破坏作用将使这个“市场之都”蒙上一层阴影。
  温州市龙湾区一位领导说,温州这个地方,既有商业文明中最先进的因子,也有传统文化中最落后的因素。此次债务危机以及业主“跑路”事件也是对温州长期以来推崇通行的“熟人社会”规则的一种否定。
  
   过度投机
   疯狂的“快钱游戏”其亡也快
  
  在过度投机心理驱使下,一边是疯狂的“快钱游戏”,一边是不断加剧的“产业空心化”,“炒棉花”“炒大蒜”“炒煤”“炒房”……直至“炒钱”,以实业起家的温州人迷失在各种急功近利的“炒团”之中。迷恋虚拟资本游戏,倚重高息的民间借贷,押宝房地产,最终只能饮鸩止渴,埋下了债务危机的伏笔。
  温州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表示,这几年温州老板虽然一直在搞投资,但基本上是找能给他们带来比较快收益、短期回报高的项目、产业,包括投资房地产、高利贷等暴利行业,而且相互“跟风”,这种投资的方式,外部环境一变化,就可能造成灭顶之灾。
  
   贪大求快
   “豪赌”心态导致盲目跟进
  
  曾担任过民风温和的浙北嘉兴市委书记的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将两地商人做了这样一 个比较,嘉兴人如果赚了两元钱,会把其中一元存起来,另一元用于投资;温州人赚了两元钱,会再去银行借两元,用4元钱搞投资。陈德荣说:“温州人更有冒险意识,胆子大,能力撑得比较足,链条也比较容易断。”
  周前说,温州商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有冒进想法,比如温州很多企业家不了解、不懂得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却只因看到别人赚钱了自己就蠢蠢欲动,盲目冒进、 贪 大 求快,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据经济参考报10月13日消息)

  为什么企业主要去借高利贷?
  无钱可贷,借高利贷救火
  
  2011年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04万亿,同比少增3182亿;2月新增贷款5356亿,同比少增1929亿。同时,从今年1月的新增人民币存款看,当月已经减少了203亿元,同比少增1.41万亿。3月25日,央行在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升到20。此举将再次冻结金融机构3600亿元资金。银行系统的从严信贷环境,使中小企业感到融资更难了。
  
  民间渠道更划算实用
  
  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有着比大企业更强烈的资金渴求和更匮乏的融资渠道,申请贷款要走各种复杂的手续不说,还要跑关系请客送礼,最终能拉到贷款的也是少数。即便这样银行给出的年利经常高达10~20,倒不如借助民间渠道更划算。而且民间高利贷通常具有短期、小额、无担保、无抵押等特点。灵活机动的贷款方式能很好的满足中小企业老板们的需求。
  
  高利贷成救命稻草
  
  除了银根收紧的原因,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不断高企的成本致使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大量微小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还面临着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困境,而且人工成本大大攀升。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让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而今他们正面临新一波的冲击,而且种种迹象显示,这一波较08年更为强烈。面对成本高企而又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现状,高息贷款成了必然之选。 (新华社)
  

  放高利贷的钱哪儿来的?
  银行:民间信贷潮最大推手
  
  种种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方式均直接或间接与银行有关。银监会也曾表示约有3万亿银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如果没银行资金的参与,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不会如此之快。报道称,中国内地影子银行(民间放贷机构的总称)放款量或已占社会融资增量的“半壁江山”。换言之,有将近50的新增贷款来自影子银行,而站在影子银行背后,真正撑起民间高利贷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银行的资金。

  国企:影子放贷机构中九成为国企
  
  中国的利率管制意味着,大型国企等国有部门的借款人能以低廉利率从银行获得大笔贷款,中小民企则普遍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形成金融“双轨制”。相对于融资较难的中小企业,国企向来是银行的优待客户,再加上自身的经营收益,一些国企不但自己不愁钱,反而还富余的可以借出去的钱,而放高利贷让他们坐享其成,于是他们干起了借钱生钱的划算买卖。据估计,影子放贷机构当中有90为国有企业。 (中新网)
  

  高利贷泛滥源于价格双轨制
  
  民间高利贷泛滥,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十人九“高”,如此盛况缘于资金价格双轨制。
  前两年经济刺激政策刺激出大量项目,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紧缩使项目断粮,企业与地方政府四处找粮成为必然之举,由此,市场实际借贷利率大幅攀升。
  据报道,不少银行的小额贷款利率大多在基准利率之上上浮10至30,加上变相的理财产品等,实际利率更高。小额贷款公司利率更高,每月还款利息就高达1,年息高达12。
  即便愿意支付高价,能够在上浮基数内获得银行贷款的只是少数幸运儿。据温州等地的调查结果,90以上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大部分企业只能深入民间借贷市场,以50以上甚至180的年利率饮鸩止渴。
  泛滥的高利贷证明,央行的利率管制已经失效,有利于特殊阶层获得廉价资源。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相对低廉的贷款,另一方面,收紧的银根增加了银行的定价权,可以保持最重要的利差收入。
  一些人提出应该放松银根降低贷款利率,这是被浮云遮蔽的不通之论。只要利率双轨制不变,无论银根多松,都无法改变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受到歧视、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事实。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价格双轨制。首先扩大银行的利率浮动区间,使银行拥有更多的定价自主权,而后承认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尽数纳入银监体系,坚决抑制高利贷。制定相关法律允许民间金融存在,严厉打击民间金融乱象,给予生路给予监管,方是正途。(据大洋网)

 内外部环境趋紧 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如何?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座谈会10日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表示,尽管目前中小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趋紧,但并没有出现传言中的大规模倒闭现象。下半年,我国宏观调控应以稳为主,搭配审慎灵活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而且资金困难状况也没有传言中所说的那么严重,但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然面临不小的危机。
  陈佳贵说,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今年的经济运行环境更为复杂。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和缓慢的形势下,债务危机仍将是困扰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将通过出口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并通过金融渠道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投资消费信心。
  同样,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也在近期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引导企业顺应产业集聚的趋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除了转型升级外,破解中小企业的困境,还要在扩大市场上下工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说:“通过前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更加注重调整贸易结构,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积极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机遇,促进国内企业发展。”

  融资难:银行收紧口袋
  从2005年起,政府开始实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各大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开始敞开供应,而对中小企业贷款则全部掐断除非少数已经长大成为超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
  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将中小企业贷款列为高风险贷款,不仅发放条件越来越严,而且实行风险管理“终身制”、“连坐制”,一旦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坏账,管理者、责任人都会被安排“下岗催收”,停发奖金,甚至退休后也要追究责任。中小企业最容易成为宏观调控的牺牲品,而中国的宏观调控又经常的发生,因此谁愿意冒这个风险?
  2011年3月25日,央行在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升到20。此举将再次冻结金融机构3600亿元资金。银行系统的从严信贷环境,使中小企业融资更难了。
  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有着比大企业更强烈的资金渴求和更匮乏的融资渠道,能拿到贷款的本身就是少数,而且银行给出的年利经常高达10~20,倒不如借助民间渠道更划算。民间高利贷通常具有短期、小额、无担保、无抵押等特点。灵活机动的贷款方式能很好的满足中小企业老板们的需求。
  面对一再提高的融资成本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很多中小企业仍不顾后果一味扩张。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已超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3到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1角5,年利率达180。而在温州做实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借高利贷把企业逼上绝路。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以而借高利贷,而高利贷就像毒品,会让老板们欲罢不能。
  
  
  用工难:观念亟待升级
  中小企业:加不加薪都是死
  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低成本延伸的低价优势,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一个售价9.99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企业只得0.35美元的加工费,一双售价100美元的耐克鞋,加工费只有5美元。中山大学一位教授做出的调查显示,东莞企业平均可以承受工资涨幅为3-5,最好的企业也只能承受10左右。利润过薄,加薪无疑是雪上加霜。
  
  缺工:能干的不愿意干,愿意干的嫌工资低
  根据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的监测调查,在温州的855家企业中,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较缺,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缺工10的企业近一半,缺工20的企业约占两成,缺工30的企业不到一成,缺工一半以上的企业占2。从行业分类看,鞋类、服装、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较为严重,这类企业有八成以上缺工超过10。
  80后、90后、农二代不愿意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廉价的报酬和卑微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总向“精英人士”倾斜,普通产业工人却一再被忽视,他们为整个经济发展付出许多,却换来彷徨和等待。
  
  企业缺的是“远见”
  东莞不少企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型,使得技术工人的需求猛增。现实情况是,不少企业只顾上班时间让员工拼命付出,而对员工下班后的技术培训却很少问津。有远见的企业,应该看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在技术人才储备上加大投入,提高自我“造血”能力。那些“临时抱佛脚”的企业,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技术难:无自主品牌
  南方的中小企业破产,都是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哪怕2008年这么大的金融风暴,有自主品牌的南方中小企业依然没有太大问题,最多这一年利润少一些,但是不会有太大风险,但是没有自主品牌的,基本上容易出现问题。
  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利润就没有了,你的自主品牌没有,或者不是很强的情况下,你的生产就没有利润。实际上南方的一些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自主品牌。
  上要改变这种中小企业遇到问题就可能会倒闭或者破产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创立自己的自主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当然也希望政府有更多的政策来扶持、鼓励,让中小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 (中新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20:59 , Processed in 0.0615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