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4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首富从政推演梁稳根

[复制链接]
1647 0


首富从政推演梁稳根

策划 | CEI刘洋 文 | CEI记者 孙宏超 肖隆平

登上中国首富宝座的梁稳根陷入弃商从政的舆论漩涡,他缔造过的传奇中,又将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梁另一个开始,也将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变迁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某种程度上,梁稳根的经历符合大多数人观看戏剧的心理:少时贫苦出身,青年结交六七好友啸聚山林,中年千金散尽,仕运却时来运转。但走进解读却不难发现,梁的财富观和用人术,均是可以写进管理教科书的经典案例——虽然,有一些内容并不是本期专题所能涵盖的。

我们想努力探寻一种政府、企业关系的科学、稳定关系。在我们看来,这种关系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几乎要穷尽最精锐的力量去尝试探究和剖析。

希望通过这个专题,能让你对这些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思考。

红顶梁稳根从政逻辑

民营企业家转身政坛高层任实职,首富梁稳根或开先河,而这或将是提升民营经济地位的一次重大突破。

文 | CEI记者 孙宏超

2006年夏天,湖南青年梁在中从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三一集团工作,历任车间调度员、财务本部副总经理和团支部书记。这个喜欢带无框眼镜的24岁年轻人现在已经是共青团中央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传闻即将步入政坛的父亲相比,他已经先行一步。

和他同年的秘书叫他“梁先生”,而更多的人会叫他“梁总”,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人同时在场时,他的头衔会变成“小梁总”。

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梁稳根。

今年9月,年度“胡润百富榜”出炉,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成为首富,被他取代的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而在随后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中,梁稳根再次登顶,这也让这个低调的湖南男人在装备制造业之外被更多人认识。

在成为双料首富之后仅仅几天,梁稳根的一个隐形身份疑似浮出水面,在一场新闻发布会的席台上,梁稳根坐在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于来山和长沙市市长张剑飞之间。

随后有媒体相继爆料,湖南和长沙有关官员证实,组织部门已经完成对梁稳根的人事考察。看起来这位刚刚入党7年的新党员即将拥有一个光明的仕途,而还有消息传出,梁稳根极有可能不同于过去的民营企业家走上政坛时只是担任虚职,而是有望担任实职领导干部。

商人从政,梁稳根并不是第一人,仅在今年胡润榜上的1000名企业家中,就有152人拥有政治身份,其中全国政协委员71人。而相比于中央层面所挂的虚职,部分企业家在地方政坛则更接近实权。

有媒体评价道,梁稳根此次转身,或许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地位变化。不过也有质疑声传出,有网友就本次事件评论为:“很难想象比尔盖茨成为美国某部部长,这样的动向并不完全是好事。”而梁稳根是否会利用职务之便为三一重工牟取私利也成为业界普遍的怀疑之一。


不过在已经开始进入政坛的梁在中的眼中,或许父亲天生就是政治家的料子,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我觉得他有点像林肯。林肯为了理想不断地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他和他的同事们都有一种极其伟大的信念和理想,觉得这就是他人生的最终价值。”

从政疑云

在三一集团摸爬滚打多年的梁稳根已经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如果真的能够顺利步入政坛,则可以套用一句广告语:“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在带上“红领巾”后,如何处理个人政治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关系,也将带给梁稳根巨大的考验。

事实上,在这样的时间点成为双料首富,对梁稳根的政治生涯未必是好消息,本来低调隐藏在幕后的他再也无法藏匿自己的身形,就此曝光在聚光灯之下。

今年9月19日下午4时,在刚刚落成的全球最大工程机械总装厂房里,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成功下线。由72米到86米,三一重工再次刷新其创造的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的世界纪录。

而就在当天三一重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有敏感的与会者注意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在其发言快结束时,看着梁稳根意味深长地 说道:“我们也祝愿梁总登上新的高峰!”此时在会场第一排座位的排序中,梁稳根坐在于来山的旁边,而按照往常的惯例,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应该处于更靠中间的 位置。

随后即有“考察”消息传出,而梁稳根的新动向在长沙的机械行业圈子早已不是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的高层刚刚在9月底进行变动,这让梁稳根出任省级领导职位的可能性降低。

有曾接触过梁稳根的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和一般的民营企业家不同,梁稳根的气场很足,即使和高层政府官员打交道也能不卑不亢,在政坛上有很好的形象。”

和很多民营企业家相比,梁稳根的政治敏感度在汶川、智利、日本等国内外的大地震和其它灾难中显露无疑。

虽然是民营企业,三一内部党建工作在湖南省被树为标杆。2010年集团还将40多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送到中央党校学习,这是首家民企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党建学习班。

但也有评论认为,梁稳根如果“从政”,就不能再担任三一高管,也不能再持有三一的股票,否则就无法保证公平竞争。

而在三一内部,梁稳根的从政传闻也“相当敏感”。这或许是因为对三一而言,从政传闻发生在十分关键的时刻。

自2010年,三一重工就计划发行H股,拟发行约13.4亿股,最多可募集260亿港元,另有15%全球超额配售权,但9月下旬,又宣布推迟H股招股上市,不过路演仍在继续。

和梁稳根本人的性格相仿,三一重工曾创造了数个第一,但却总有疑惑时刻相伴左右。从股改试点、“大猪小猪论”、炮轰凯雷收购徐工、与中联重工的同城恩怨、金融危机时期梁的“一元年薪”,到行贿与关联交易传闻等,它数次走上风口浪尖。

带上“红领巾”以后还怎么跟隔壁班的小朋友抢苹果,这样简单的难题如今就摆在梁稳根的面前,而双料首富抉择的结果或许将影响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最终命运。

篾匠传奇

梁在中在某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写给父亲的信中称自己为帝王之子,而翻开二十四史,你会发现从三皇五帝开始,但凡是中国的皇帝,在出生时都多少有点异兆。甚至西方的基督也未能免俗。


而梁稳根却是地地道道的“一穷二白”,根据《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在其老家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道童村的一个老乡处了解到,当时的梁家基本上可以称为村里条件最差的一家。梁稳根和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同样出生在1956年,但这个响亮的啼哭声对当时穷困潦倒的梁家来说可不算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家里又多了一口人吃饭。

梁稳根的祖辈是编篾筐的篾匠。从他太爷爷开始,这门手艺一直传到梁稳根这一代,举家以编篾筐为生。也许正是看到了潦倒的环境,梁稳根从小就沉默寡言,但学习成绩突出。

如今,梁稳根家的老宅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小洋楼,现在这里是梁稳根的堂兄梁胜堂的家。类似这种梁稳根的痕迹,在道童村还有不少。

梁稳根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考取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兵器工业部下属的湖南洪源机械厂,两年后就升任该厂体改委副主任。

但不安分的梁稳根,经常在抬石头、挖土方、搬机器设备、爬上半空架设高压电缆的工作之余,和别人议论时事,讨论国有企业的出路。

后来,他放弃了铁饭碗下海创业。

没有了“干部”身份,甚至连城市户口也没有了。他的父亲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已经做好了失 败的准备,“如果经商失败了,我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写一本书——《此路不通》,以此来告诫像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到落后的山村去当先生,教书育 人。”

在创业之初,梁稳根曾经尝试着做贩羊的生意,因为听说当时卖一只羊就能赚20块钱。可当他从常德等地进了大批的羊之后才发觉,原来该消息过时了,最后钱都打了水漂。后来他又干过卖白酒、倒腾玻璃纤维等产品的事,但也都是赔得一塌糊涂。

然而,梁稳根并没有选择第二条路,反而在商海里越游越有兴趣。他认为,虽然自己赔了钱,但碰到了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三个好兄弟,大家表示成败与否都不离不弃。

这在后来被看成是梁稳根三一团队的雏形。

在几次创业失败后,梁稳根开始分析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失败在产品方面。因此,他决定投产一种市场上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接材料,这也正是他所熟悉的领域。

于是,梁稳根号召其他三个兄弟一起回家借钱,6万元就是他们最后能拿出的所有资本。而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生产环境是当地的一个条件极为简陋的地下室。

实际上直到今天这个厂区依然保留着,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生产车间,而是变成了三一集团员工的厂史教育基地。

经过数百次的努力,他们终于生产出了一种叫做“105铜基焊料”的产品。然而,匆匆生产出的新产品,却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结果被全部退货。

这也让梁稳根意识到单纯靠一腔热血不能解决问题,这也让后来的三一集团无比重视科技研发投入。

当时的他只能选择恳求自己大学时候的老师翟登科帮忙。最终,改良版的105铜基焊料成功问世。

有了钱,梁稳根开始瞄上各地大兴土木搞基建这个大市场。他拿出所有资金投身重工业制造领域,他说:“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

1991年,梁稳根邀请职业经理人向文波加入管理团队。向文波给梁稳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企业搬到长沙去。梁稳根听从了他的意见,在长沙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机械产品。


1993年,梁稳根将企业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企业也更名为“三一集团”,欲一展其“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

18年与四份入党申请书

在三一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梁稳根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在入党的问题上,他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当年在老家时,梁稳根就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曾经说:“当时在农村,只要是党员就会被人重视和尊敬。我们大家都梦想着入党。”

而在成为大学生之后不久,梁稳根就写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然而,他没能如愿。

在洪源机械厂,梁稳根当了干部之后第二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就在等待期间,梁稳根做出了人生最大的转型——下海。于是,他又一次与党组织擦肩而过。

在创业小有成绩之后,心有不甘的梁稳根第三次向当地主管部门党组织提了入党申请,据说当时一位省领导还特地过问了此事。

此后,梁稳根一门心思放在发展企业上。经过13年的发展,到2002年,企业已经成为同行业的翘楚,也就在这期间,国家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这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看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现实表现,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据此,私营企业主不仅可以入党,私营企业也可以成立党组织。

三次申请入党没能如愿的梁稳根,后来曾感慨地说:“这么多年来,我对党一直心存感激,心怀敬意。”

2002年冬天,三一集团成立了党委,梁稳根也成了第一个党员发展对象。

两年后,梁稳根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8年的追求和努力终于圆梦。

红色三一

从梁稳根入党的曲折经历来看,他始终对党建工作非常重视。

记者曾走访过数家民营企业,但三一重工却是最独特的一个。

每天早上,整个三一集团会按照部门分类在办公楼前做早操,而在早操后还会组织员工参加升国旗仪式,这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都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而在三一集团主楼的墙壁上,梁稳根获得“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巨幅照片十分醒目;在厂区街道上的宣传栏里,贴着梁稳根陪同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等中央领导视察的照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三一之主在中国政坛已经拥有的影响力。

三一集团的人都知道,在梁稳根心中,党员是十分崇高的“荣誉”。

2007年,仅仅3年党龄的梁稳根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而从2009年开始,三一集团内部忽然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许多升为部长的公司中层,向党组织递交了过入党申请书。也是从那时开始,三一的党支部活动异常活跃。三一集团党委书记向文波还亲自主抓了“红歌会”等多项活动。

据三一集团的某员工介绍,每个月公司都会召开党员大会,大家坐在一起进行思想交流,每次会议重要领导都会亲自参加。三一员工的入党过程,完全依照党章的严谨流程,即考察培养、汇报思想、培养人必须认真负责。


三一党组织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梁稳根甚至有一个口头禅,只要看见公司管理层有新面孔就会问:“你是党员吗?”

梁稳根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民营企业家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对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可以入党,也可以当党的十七大代表了。另外,在这个重要的政治场合,还能完全地、更加准确地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表达民营企业的诉求。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动。”

而除了直接的参政议政以外,梁稳根更是被誉为国内民营企业家中政治敏感度最高的,甚至在国际高层会议中,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今年5月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两国元首代表共见企业家活动”,梁稳根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唯一一名企业家代表出席该活动。他说:“中国产品并不像美国有些舆论所说的那样——品质差、成本低,‘中国制造’正在赢得世界的尊敬。”

而在多次国际救援中,三一重工更是充当了先行军。2010年10月,三一生产的起重机参与了智利矿难救援,受到智利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9级地震,三一又捐赠了一台价值100多万美元的泵车驰援日本,再次获得一片国际赞誉。

但一家民营企业拥有国企的外貌,却不得不让人产生隐隐的担忧。

一些国企的通病在三一重工身上也开始有所体现。据一位曾经进入三一重工内部多次的人士透露,和某些大型国企相似,梁稳根并不是很难接触的人,私下里对员工比较亲切,但繁琐的流程和庞大的“文秘督办团队”把梁稳根牢牢的挡在幕布之后。

民营经济地位风向

如果此次梁稳根能够真的实现转身,这或许不仅仅是其自己人生的跨越,更是整个民营经济的一次突破。

但现年55岁的梁稳根,是否真如媒体透露那样步入政坛,尚有不少疑团待解。

有评论认为,如果梁稳根真的进入了高层,其政商两重身份也是很多人担忧的。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企业家从政很容易引发“权力寻租”或者“寻求保护伞”的负面解读。因此,梁的新身份必须有清晰的界定,如何在官与商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是他要认真思考的。

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从政后,梁稳根会不会离开一手创办的三一重工?

这个问题在梁稳根的两员得力干将口中有着几乎截然相反的答案。

三一重工副总裁黎中银曾在香港的某酒会上表示梁稳根从政传闻完全是谣言,他绝不会辞去三一的职务,全力转入仕途。

黎中银甚至表示这个谣言可能来自于三一集团的竞争对手,目的就是影响A股上市的三一重工股价和H股上市进程。但他也并没有对上级对梁稳根做政治考察之事做出否认,只是表示梁稳根有可能担任人大代表或一些荣誉职衔。但随后他也再次强调梁稳根不可能辞去三一集团董事长职务。

三一重工原定2011年10月在香港上市,后因一些原因决定搁置,10月18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显示,该集团将提请股东批准,推迟香港首次公开招股,董事会已全体赞成将香港上市事项有效期延长18个月。

而同为三一重工副总裁的何真临则对梁稳根进入政界表示支持,他曾对外公开表示如果明年梁稳根走上仕途,对三一重工和民营企业家都将具有特别的意义。

这两个几乎相反的意见其实也表现出三一集团内部的纠结,这在三一集团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触碰的问题。

这是因为这不仅仅是梁稳根自己的一个发展抉择,更是代表了一批民营企业家能够选择的方向。目前还没有一位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更没有当选中央委员的。如果这件事情最终属实的话,那么这事本身具有极强风向标的政治意义。

从六万到首富,梁稳根已经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个神话。


梁稳根与他的“八大金刚”

和某些牢牢把权钱抓在手中的民营企业家不同,梁稳根身上的江湖义气更重,而和他兄弟相称的各位属下也甘心为其卖命,这不得不说梁稳根拥有非常高明的用人术。

文 | CEI记者 孙宏超

1993年,在向文波的建议下,三一集团将总部搬到长沙,并且将目标瞄准了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三一集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下室小作坊开始逐渐被世人所熟知。

在今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占有一席之地。

表面看来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三一集团走得一帆风顺,但只要仔细研究三一的发展历史,就知道三一的每一步转折都无比艰难,即使稍有差池,或许后果就完全不同。

股改时梁稳根的“大猪拱食小猪才有吃”、参加德国宝马展的主力产品折戟乃至今年4月沸沸扬扬的“行贿门”: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三一集团并不缺少危机。

但每次化危为机,都显示了梁稳根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其高管团队从创业开始一直比较稳定,即使像总裁向文波这种个性鲜明的人物,对三一也有着很高的忠诚度。

和很多家族企业不同,三一集团即使偶有动荡,也绝没有下属离心的状况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梁稳根这位新晋“双料”首富,与许多民企掌门人独揽财富不同,他率领众高管共同致富。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三一重装董事长毛中吾、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袁金华、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周福贵,在201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集体上榜。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创榜人、福布斯上海分社社长范鲁贤则评价:“这是我们做中国富豪排行榜以来,第一次一个企业有那么多人上我们的榜。”

企业“家”

在三一集团的车间里,竖着“四要五不”的标语,而其中“四要”的第一条就是要尊重员工,而“五不”的一条则是“不准拉帮结派”。

梁稳根经常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他曾多次表示,治理企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治人”。

其实三一集团有非常明显的家族企业性质,这从梁稳根的很多亲戚都在三一集团担任要职可以看出来。他的弟弟梁正根担任总裁助理,主管审计监察工作,而他的儿子一从大学毕业就进入三一集团工作,现在更是身居高位。另外,还有多位中层领导与梁稳根等四位创业元老有着亲属关系。

即使是如此多的家族成员在三一集团占据高位,三一集团也没有被外界看做家族企业。这或许是由于在三一集团,家庭成员并不是核心所在。

曾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梁稳根的夫人有一个亲戚在三一重工工作,因为干得不顺心想调整岗位,请梁夫人说情,结果被严厉批评。

而据三一重工员工表示,三一重工虽然属于民营企业,但在管理层中,基本不会出现因为私情而违反用人制度的情况。


而职业经理人在三一重工更是享有很高的地位,这从梁稳根对向文波的重用程度就可见一斑。三一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在中国商界也是出了名的。

从一起创业的四兄弟到创业初期加入的周福贵、易小刚、王佐春,再到后来加入核心团队的向文波和翟登科,这个团队几乎没有产生过变动,这也让梁稳根拥有一支忠心耿耿的队伍,让自己的意图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

1985年,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四个年轻人向厂里递交了辞职报告。这是最原始的创业团队。

唐修国是在一次晨跑时遇到的梁稳根,当时梁稳根对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三年跑到华盛顿。”这时两人都刚刚大学毕业分配过来。梁稳根说这句话想激励 唐修国考哈佛大学研究生,这是梁稳根的一个梦想,但他当时已经28岁,并成了家,唐修国当年只有21岁。虽然梁稳根并不知道哈佛大学在波士顿而不是华盛 顿,但这种常识性错误没削弱对唐修国的刺激。

1991年,向文波加入三一。之后,周福贵、王佐春等先后跟随梁稳根加入三一。

1995年6月的一天,梁稳根从湖南老家赶到北京向当时供职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液压专家易小刚求救。易小刚或许从未预料到,他的职业生涯将发生华丽的转身。

但在长沙待了半年之后,易小刚竟果断地选择留下来,与北京的一切决裂。易小刚曾说,“我的家人都觉得我疯了,不理我了。”但是就是这样“不可理解”的抉择,却创造了一个辉煌。

同甘苦

事实上,创业初期患难与共,但当坐享成果时分道扬镳的例子在中国民营企业中不胜其数。近日周鸿和傅盛大打口水仗就是最新的例证。

但是不停产生人员变动的三一集团虽然有新的高管加入,但核心团队却从未动摇。或许这就和本文开头的“共同富裕”有直接关联。

九人董事会是现在三一集团的最高决策层。除了最早的“梁袁毛唐”组合,在三一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陆续加入了王佐春、向文波、周福贵、易小刚、赵想章等五人。

其中初创三人组中的唐修国因为注重细节、柔和内敛,被梁稳根看成“大管家”的角色,而与他年龄相仿性格却恰好相反的向文波分别成为三一集团的前两号人物,而王佐春、毛中吾、袁金华则逐渐在上海、昆山、沈阳找到了新战场,从集团里分管一摊的董事成长为能带兵打硬仗的将军。

梁稳根的江湖气从三一重工非常传统的早餐会就可见一斑。

梁稳根在岳麓山脚下的爱晚亭附近租了一幢白色的房子,里面既是他的书房,也是他和董事商量重大事情的地方,据传三一要做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在那儿拍板决定的。

曾有投行人士受邀参加过这样的会议,回来之后很是吃了一惊,说从来没见过哪家企业这么开会的,董事们以各种方式争吵、质疑,每个人都冒汗,谁都可以打断梁稳根的讲话。

而对于钱财,梁稳根非常慷慨。1994年,梁稳根召集驻守在涟源和长沙两处的兄弟在长沙的潇湘城宾馆开会,明晰两个公司的产权,这也是他们创业近十 年来第一次讨论“分家产”的问题。当时易小刚、赵想章还没有加盟,据向文波、唐修国、王佐春回忆,从梁稳根宣布方案到通过,10分钟都没用。梁稳根的方案 是,涟源材料厂的股权,梁、唐各21%,毛、袁各20%,翟登科11%,王佐春5%,向文波、周福贵各1%;长沙三一当时还是负资产,梁稳根占56%, 唐、袁、毛分别占8%,向文波7%,周福贵12%,王佐春1%。后来,易小刚加盟,梁稳根从自己的股份中拿出了2%给易。2007年,负责财务与投资的三 一集团副总裁赵想章,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为三一集团贡献了近20个亿的利润,被提拔为董事,也握有集团的部分股权。

梁稳根的懂得“共享”与许多民企紧攥着股权不同,他不断地将股权分享给能给公司带来更大收益的人。这或许正是三一集团不断得以壮大的原因。


贤人帮

2008年2月,在三一集团举办的 “2008三一节庆典暨表彰大会”上,一份高达3500万元的巨额奖金引发轰动,这是因为当事人李冰已经去世3年。

李冰是益阳人。1998年,当时还是长安大学副教授的他被三一集团邀请加盟,而加盟后李冰曾任三一重工研究院院长、副总经理。他不仅主持开发全液压路面压路机系列产品、沥青摊铺机和平地机,还主持研发了国内第一台沥青转运机,并多次承担国家863项目研发。

十几年前,三一掌门人梁稳根曾承诺销售收入过百亿时,会给员工巨奖。

李冰加盟后,对于他的条件是必须在三一集团工作满10年。但因为身体原因,李冰在2004年住院后一年左右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才30多岁。“对于负责的企业来说,一诺千金,说到就必须做到,更何况像这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向文波说。

在三一集团,像这样的外来人才并非少数,从记者了解到的三一重工的组织结构图中就可以清晰看到,不少部长一级的高管就是来自于空降,一些人员更是直接来自某些国际大企业中高层的管理人才。

对于人才,梁稳根从不吝啬打开自己的钱袋子。上市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三一不断亮出发展空间和高薪的旗帜大量引进空降兵。梁稳根曾透露,2002年, 他自己的年薪是60万元、总经理向文波的年薪是50万元、常务副总经理易小刚的年薪是40万元、财务总监赵想章的年薪是30万元。

除了这样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外,梁稳根更是把三一重工的技术人员当成最重要的“宝贝”,他曾经跟三一重工的技术人员开玩笑:“你们就好比阳澄湖的大闸蟹。并不是因为蟹好,而是因为它是阳澄湖的,所以值钱。只要你有三一的工作经验,在社会上不愁找不到工作。”

当三一还没有一栋体面的办公楼的时候,研发大楼就已经落成了。以前国内的科研人员喜欢到国外,往往是冲着研发条件去的。凭借三一的研发条件,大多数技术人员出去的必要性就不大了。向文波从另一个侧面阐释了三一用人的理念:“三一在宏观调控压力大的时候也裁过人,但我们从来没有裁过技术人员。”

三一重工跃龙门

三一重工在近乎国企垄断的装备制造业突围,成功的原因是企业战略的实施每一步都正好踩在鼓点上。

文 | CEI记者 肖隆平

梁稳根的愿望提前实现了。8年前,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重工)刚刚登陆A股时,梁稳根曾提出自己的构想——计划用10年的时间,把当时还像“个体户企业”的三一重工打造成一个世界级、有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并跻身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前三强。

而这一切的实现仅仅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2003年,三一重工初登A股市场之时,公司净资产只有6亿元。8年后,三一重工总资产达到了497.52亿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市值超过了1000亿元——至少是上市之初的130倍。三一重工的产品在国际一系列大型救援活动中,以中国品牌的名义高调亮相,无疑三一重工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公司。而今年6月,三一重工在德国建设的工厂正式投入运营,三一重工完成了跨国企业的“质转变”。

海外战略:去德国开厂

2011年6月21日,三一重工在德国开设的工厂投入运营,这是梁稳根向世界装备制造大企业迈进的一大步。这位已近花甲的湘商对此表示,三一重工在 强手如林的德国投资建厂,旨在将三一重工的成本优势与德国的技术优势结合,通过与强手过招,在这一全球工程技术的心脏地带拥有一席之地。

而这需要回溯到2007年,那年三四月份的一天,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下称北威州)投资促进署接到三一重工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了想在德国寻找一块空地投资建厂的意愿。

这封电子邮件,成为北威州和三一重工联姻的起点。不过,北威州,甚至德国,并不是三一重工最初唯一的选择。三一重工此前考察了欧洲其他国家,但最终选定德国,这个代表当今工程机械最高端技术的国度。


魏德曼(Frank Weidtmann),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神情严峻,不苟言笑。作为北威州投资促进署负责中国项目的经理,他说起话来有些低沉,但却不乏德国式幽默,而且落实三一重工这个项目也成了他个人野心的一部分:“我们重视三一重工项目,必须是在这里,除了它的投资规模大,还有就是我不允许我的竞争对手得到这个项目。”

作为项目经理,魏德曼始终积极地跟三一重工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三一重工提出的任何跟投资相关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包括帮忙建议工厂的选址,并陪同到处去看土地。

为了赢得三一重工这个大客户,就算为了一次谈话,魏德曼也会与北威州贝德堡市市长飞到上海;北威州投资促进署总经理华佩,则曾和当地一名政治人物两次飞赴长沙拜访三一重工总部,目的只是希望他们到北威州来投资。

最终,魏德曼带有些许“私心”的努力让他得到了回报。优良的服务让三一重工最终选择了北威州。2008年5月,三一重工在北威州的经济文化中心科隆市注册成立了德国分公司,计划投资1亿欧元,在离科隆约40公里的贝德堡——一个古老而安静的小城——投资建厂并成立一个研发中心,整个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4.8公顷。

当然,人才优势也是三一重工选择在德国设立工厂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一德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东东说:“在整个欧洲,工程机械之都应该说是在德国,在这里更容易找到人才。其次,德国本身也是最大的市场之一。”

进入德国市场,并成功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说,三一重工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家企业行为,而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向世界最强国家迈进的一个信号。机械制造作为德国最具创新能力的行业之一,目前,全球28%的机械制造专利由德国公司申请,其拥有6100家在价值链上的公司和超过93万的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员工。

因此,三一重工的这一举动受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9年1月29日,三一重工和北威州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了合作签字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来自德国东部的物理学博士女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共同出席了这一签字仪式。

两年之后的2011年6月21日,筹备了三年之久的三一重工德国贝德堡产业园正式投入生产。在开业典礼活动上,露面的除了有北威州经济部长福克斯贝格、中国驻德大使吴红波,还有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

这位在三一重工德国产业园签字奠基以后才调到湖南任职的省长对于三一重工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三一重工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推动工 程机械产品走向世界,积极在境外建设制造工厂和研发中心。三一重工德国产业园项目的建成投产,必将有力提升三一重工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为贝德堡市创造新 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创造就业岗位也是魏德曼考虑的问题之一,他表示,不让竞争对手得手的个人野心并非没有原则。在欧洲整体陷入债务危机,经济不景气的现实之下,魏德曼 说:“最重要的是三一重工创造了非常多的就业岗位,因为它是一个制造型企业,一旦成立,就会创造很多的就业。”魏德曼这个解释道出了北威州花如此大的精力 吸引三一重工的根本理由。

事实上,三一重工落子德国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自2009年1月签约之后,三一重工按计划完成了首期4000多万欧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雇佣德国员工100多人。

而三一重工在德国的项目达产后,年产工程机械产品3000台,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欧元。对于外界的诸多猜想,贺东东表示,与强手正面交 锋,三一重工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底气。2009年,三一重工超越了德国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

在你的地盘上进一步超过你,成为三一重工进军德国的伟大使命,亦是三一重工海外战略的重要一步。

资本战略:从分家到入市

1994年11月,梁稳根召集三一当时驻守在涟源和长沙的兄弟,一起到长沙的潇湘城宾馆开会,明晰当时两个不同属地公司的产权。这是梁稳根与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和向文波四位兄弟创业多年来第一次“分家产”。

据向文波、唐修国、王佐春回忆,从梁稳根宣布方案到通过,连10分钟都没用。梁稳根的方案是,涟源材料厂的股权,梁稳根、唐修国各21%,毛中吾、袁金华各20%,翟登科11%,王佐春5%,向文波、周福贵各1%。


当时的三一还处于负资产状态,于是,梁稳根让自己背负了56%的“债务权”,唐修国、袁金华、毛中吾各占8%,向文波7%,周福贵12%,王佐春1%。

对于这样的分权法,唐修国和王佐春说:“没人提出异议,大家觉得梁总即使在涟源材料厂占50%都不为过。他不计较涟源厂的利益,长沙这块就更没人计较了。”

梁稳根决定这么分掉自己的“家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其让几位兄弟与自己一起置之死地而后生。而从之后三一的发展而言,这次梁稳根“分家让利”是三 一由家族企业向现代制度企业迈出的第一步。三一至此由一个人管理一家企业变成为一个团队管理一家企业,这也是随后三一重工成功登陆A股之前最基础的一次股 份制改造,这一年是三一重工上市的9年前。

9年后的2003年6月18日,基于梁稳根把“家产”拆分后,让一家私营企业变成了民营股权制企业,三一重工酝酿多时的上市计划,终于落地。不过, 这比同在长沙的中联重科(000157.SZ)上市晚了近三年,比徐工集团控股的徐工机械(000425.SZ)上市晚了近7年。三一重工首次正式公开发 行股票6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15.56元,实际募得资金近9亿元。

技术战略:赢在身怀绝技

上市之前,三一重工的状况并不太好,总资产只有11.53亿元,但总负债却高达6.7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6.57亿元。 而前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并不是很高,2000年为3.93亿万元、2001年为5.50亿元,2002年也只有9.85亿元,不过增长速度迅猛。净利润 除了2002年超过2亿元,前两年都在1亿元以内。

而作为三一重工主导产品的混凝土泵车,当时国内的竞争异常激烈,其中生产拖泵的企业近40家,生产泵车的企业10余家。

虽然三一重工混凝土泵车的销售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长,上市前三年的增速均超过了百分之百,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43.26%和165.82%,但首次招股说明亦没有避开这个问题——随着市场的饱和和公司规模的扩大,三一重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势头存在下降的风险。

从细分领域来看,三一重工的拖泵产品当时需要面对中联重科和湖北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湖北建机)的竞争。泵车产品更是要与德国普茨迈斯特(上海)机械有限公司为竞争对手,虽然双方加上湖北建机为国内行业前三甲。

而压路机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则更多,不仅有国内品牌徐工和洛阳建筑机械,还有国外品牌英格索兰(无锡)道路机械有限公司。此时的梁稳根有些惆怅。他 所面对的现实有些复杂并让人难以乐观,“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加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可能会引发恶性竞争,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这句话同样写进了上 市的招股说明书中。

实际上,主导国内工程机械低价位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低价位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多时,而且占据了部分市场,并将依然存在一段时间。

当然,梁稳根的“革命”尚未结束,而要让这次“革命”胜利,唯有依靠技术创新。上市之后,梁稳根加大了三一重工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作为他的好伙伴,个子不高,一副国字脸的向文波语重心长地表示,走中国创造之路是被迫的。泵送设备是建筑施工的关键设备,对工程进度及质量影响极大,因而对泵送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要想拥有混凝土输送泵、拖泵的自有知识产权,就必须掌握液压控制等关键零部件技术。

所以梁稳根当时决定,要加大三一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以2002年为起点,三一重工当年的技术开发费用为4368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4.44%。在随后的几年中,科研经费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到2005年争取达到销售收入的10%。

通过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建立三个以上研究院,确保三一重工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其决心写进了首次公开招股说明书中:“一方面,通过公司自身的研发,使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同行前沿;另一方面,公司向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弱的新产品领域拓展。”

与此同时,三一重工还与中南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北京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手段等优势,使公司 的研发能力得到了补充和延伸。并在德国和美国成立了工程师办公室,目的就是跟踪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新的技术发展动态,以提高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


营销战略:救援背后的全球市场

如果说上市是梁稳根让三一重工走出“小作坊”阴影的第一大步,那进军海外就是第二大步。而在这第二大步中,最为抢眼的事件莫过于三一重工参与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的救援。这被境外媒体称为是“中国制造”面向全球进行的第一次正面公关。

此时的三一重工已在印度、日本和美国设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加上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三一重工计划到2015年实现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的30%以上。向文波说:“海外市场的真正驱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他表示,在南美、东南亚、非洲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

向文波的说法在三一重工2010年年报上也得到了体现,他们相信印度、巴西等地区未来五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与中国相当,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将给行业发展带来动力。

在打开南美市场上,郝恒,这位三一重工海外兵团中普通一员,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2010年9月21日,在智利有着“Mr No Problem”先生称谓的三一南美有限公司(下称三一巴西)员工郝恒正准备赶往外地去为一台平地机做“诊断”,他接到了智利最大吊装公司BURGER公 司的电话,让他赶过去给一台400吨的履带起重机做检测,“因为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奔赴圣何塞铜矿矿难现场一展身手。”

当郝恒和同事赶到后被告知:在智利政府制定的圣何塞铜矿矿难救援计划中,BURGER公司从3家竞标公司中获胜作为此次救援的主体单位,而 BURGER公司购买的设备正好是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他们安排了两名机手参与救援,日夜作业,承担吊装钢护筒及起吊救援舱的重任,在完成设备检测、救 援演练后,十月初即抵达现场待命。

尽管这是智利国家的一次灾难救援,但三一重工所面临的挑战却无处不在。最初参与救援设备竞标的有三家吊装公司,分别是马尼托瓦克、特雷克斯和三一重 工的履带起重机。最终,获胜的BURGER公司提出以三一重工生产的SCC4000履带起重机作为主要设备的现场救援方案胜出。

不过,问题也随即展现在工程师面前。履带起重机已经过了保修期,“会不会发生意外?庞然大物需要分拆转运,安装出错了怎么办?”此时的郝恒当机立断请求随队前往,以确保履带起重机安全运行。

郝恒的这个决定让BURGER公司长舒了一口气。

9月29日,为保障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矿难救援开始进行预演,郝恒回忆道,SCC4000履带起重机工作状态良好,性能稳定。这因为SCC4000履带吊有着独特的液压设计,让机器运载平稳。这让他对三一重工的设备很有信心。

不过,三一重工的产品刚进入南美洲市场时却不是这样。2004年进入履带起重机行业的三一重工,在2006、2007年间才开始进入南美市场。同为三一重工的产品,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在持续增长,履带起重机却没有“开胡”。

2008年,BURGER公司艰难决定后,购进了一台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但却在半年内无人问津。后来,BURGER公司出了个主意,把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开到一条高速公路附近,吊起一辆大型平板车,整整摆了5天。

BURGER公司还租下一架直升机拍下这个场景,做成光盘送给客户。最后,在关注到这个“行为艺术”的智利媒体介入下,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开始有人前来租赁。

而此次救援,三一重工的设备击败马尼托瓦克和特雷克斯这样的大牌企业,郝恒表示,这让绝大多数外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中国制造”,不再是傲慢与偏见,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信任。

但是,仍有人泼冷水:中国制造亮相智利只是一次巧合,“这就像矿难的发生,本身就是一次偶然事件”。


虽然参与救援让郝恒开始有些兴奋,但他并不是从此就不再会面对“Made in China”在国际市场上被染上的悲怆色彩:虽然是工业大国,却不是工业强国。事实上,中国还远非一个技术大国、创造大国与品牌大国,更多的还是依靠代工、廉价的劳动力打造的一个非深层次竞争资源的“世界加工厂”,“这种形象给中国企业海外拓展带来了难度。”

据郝恒介绍,中国的这个国际形象让三一巴西的营销代表与客户沟通,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不是价格,而是对于质量方面的反复阐述。这不仅仅是三一重工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全球化视角下,中国企业都要思考的共性问题。

梁稳根财富版图

文 | CEI记者 肖隆平

2011年9月8日,《福布斯》亚洲版2011中国富豪排行榜公布。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600031.SH)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重工)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梁稳根以财富594.5亿元首次成为“2011年中国首富”。

此时的梁稳根持有三一集团58.24%的股权、间接持有三一重工32.83%,加上他直接持有3.77%的股权,梁稳根实际控股三一重工 36.60%的股权。如果按照三一重工总资产497.52亿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算,梁稳根的身价(不含持有三一重工股票的市值)有 182.09亿元。

从梁稳根对三一集团和三一重工的控股权重来看,有一个下降趋势,上市之初其对三一重工的最终实际控制权为42.73%,2005年下降为 38.88%,2007年下降到35.88%,2008年则下降到了35.37%。到了2010年,梁稳根除了通过三一集团间接对三一重工控股 32.83%,还直接控股3.77%,因此本年度梁稳根对三一重工实际控股36.60%。

权重的下降是梁稳根让权于更多三一重工的高层。从1994年梁稳根背负起三一重工债务56%的权重,到2003年上市控制权为42.73%,这期间,现任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加盟(1996年),梁稳根从自己的股份中拿出了2%给他。

2007年,现任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董事、高级副总裁赵想章,因为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为三一集团贡献了近20亿元的利润,并增持了三一重工4.42%的股权。

不过,梁稳根股权的下降并没有影响他身价的减少,相反,随着三一重工在国内和国外盘子的变大,其身价反而增多。按照股权数来算,2003年,梁稳根 的家产是11.46亿元,2005年增加到了18.50亿元,2007年则增加到了40.11亿元,2009年更是增加到了78.08亿元,2010年则 再次增加,超过了100亿元,达114.71亿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1 15:32 , Processed in 0.0654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