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10月23日是九九重阳节,一家专为基层打工者服务的网站调查显示,8成打工者半年以上才能见到一次父母,月薪超5000才敢接父母来城市共住,而在无能力将父母接到打工城市居住的情况下,8成打工者选择回家赡养老人。在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和老龄化社会下,打工者怎样面对农村老人由谁赡养,老年生活如何度过的养老现实问题? 【调查】每月挣多少,你才敢接父母来城里养老?
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家老人幸福吗?
城乡差距何时消?全国两成老人靠养老金生活 多数靠供养
“子欲养而力不足”的农村养老现实难题
雕刻时光:对于多数来自乡村的打工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除了短暂的停留之外,很难再回到乡村。但是他们的父母却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得不成为留守者。
若—浮生如梦:因为收入低而不敢将父母接到身边,这绝不是借口,而是现实。对于绝大多数打工者来说,如果有足够的能力,他们一定希望把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接到身边供养。但是,过去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却是“子欲养而力不足”。
大熊的恐龙:虽然在大城市里工作,但同样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没有优厚的收入,甚至时常会遭遇城里人的“瞧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工人群也往往不愿把父母亲接到城里来。
纵与横:当下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人群,往往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难,首先,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下,他们要想在大城市买上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显然是痴人说梦,而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要想享受廉租房等经济适用房,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门槛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得选择租住房屋,自然无法接父母进城。
yuezhilong:不是农村的儿女不愿尽孝,而是不能尽孝。外出打工往往远在天边,打工者首先面临的是“见面难”。看看春运回家的洪流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加上城市高昂的生活费,子女教育的重重壁垒,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更突出了。
挣钱多少无所谓,你我能做到几孝?
常回家看看,父母不会嫌弃自己的子女挣钱不多
天际无忧:父母对于子女最大的愿望不是要我们有多成功,挣多少钱,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作为子女的往往与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以前有打工的朋友曾经说道:没挣着钱,过年都不好意思回家。或许,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想法,才让原本温暖的亲情一再降温。中国人讲究团圆,尤其在过年过节更是以团聚为目的,有多少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子女挣钱不多呢?
刘著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是美国的一对老夫妻为了让儿女回家看望他们,相出了一个办法:给儿女发工资,要是把孙儿带回来还会得到额外的奖励。这算不算是一种讽刺?对于亲情的讽刺和亵渎。这已经彻底扭曲了亲情原本的价值和无可替代性。如果可以用金钱去衡量,那么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又该是什么价值呢?
请给老人多一点温暖,你我能做到几孝?
网友小刘:当我看到电视上关于重阳节的特别节目时,突然很感触,因为我很少给父母买礼物,所以我赶紧下楼到小区附近的花店给父母买了礼物邮到了老家。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老得更快,虽然送礼物并不能回报父母的付出,但他们收到是还是十分开心的给我打了电话。
叶婆婆:孩子们平时都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都会买些零食、衣服鞋子等礼物送给我们。今年更是过了四次重阳节,10月2日、10月13日分别过了一次,10月18日,外孙又请吃饭,为我们提前庆祝重阳节。我们知道儿女们平时忙,其实只要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够了。
专家声音:子女给老人生活费是应该的,不管多少,是一片心意。所谓“常回家看看”,其实子女要做的不仅仅只是“看”,物质给予是一种方式,但对于老人而言,他们更期盼精神上的“赡养”。
明天农村老人又该如何养老?
松江春水:期待着各级政府能够有更大的作为。首先,要加快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增加其覆盖面。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显然是缩小城乡差距,把更多的农村老人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来。其次,要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比如,目前在一些城市已经试水“以房养老”,那么在农村地区是否可以考虑“以地养老”,就是把属于农村老人的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委托企业或公司进行管理经营,然后从所获取的利润中提取养老资金,以解老人们的养老之忧。 天涯对面:虽然现在为了减轻养老压力,提倡社会养老方式,但子女养老应该是最基础的。依靠子女等家庭成员的供养,从理论上说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也符合农村一贯的“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牛顿的苹果:多在农村建立一些养老机构和养老院,一些孤寡老人在晚年也能快乐的度过。
巍峨之巅: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养老内容在年轻时就应有所规划,而新生代也要为父母养老早做准备,为老年人买一份意外伤害及医疗保险很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