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8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九芝堂迷失十字路口 公司高层不务正业

[复制链接]
1684 0
自2008年魏东过世之后,风光一时的涌金系日渐式微。其执政11年的九芝堂(11.48,-0.66,-5.44%) (000989)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北有同仁堂(21.72,-1.27,-5.52%),南有九芝堂”。这家有着300年历史的老字号医药企业,继上一任总经理程继忠离职之后,又被曝出其实际控制人涌金集团萌生退意,传闻不休不止。九芝堂不得不在5月17日临时停牌。尽管九芝堂发布公告澄清了传闻,但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公司高层“不务正业”、产品赊销困局难突破、保健品业务受挫,使得这一昔日资本的宠儿业绩增长乏力,危机四伏。即便是中国医药(16.71,-1.49,-8.19%)界“控制营销”理论创始人程继忠,也没能扭转这家湖南老牌中药企业业绩滑坡的颓势,不得不黯然离场。


  “2013年,公司将在坚持原有战略的基础上,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5月16日,在2012年度股东大会上,九芝堂董事长魏锋如是说。然而,程继忠挂冠而去,九芝堂的营销短板再次成为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一面是主营业务竞争压力大,盈利能力较弱,另一面是新开拓的保健业务受挫。九芝堂要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成功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赢周刊记者 陈纯丽
  九芝堂否认“涌金系”欲退出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5月16日,九芝堂集团董事长魏锋在九芝堂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有能让双方共赢的并购合作方案,九芝堂不排除引入新的第一大股东的可能。该媒体还援引魏锋的话称,“此前包括华润医药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医药企业已与公司有过沟通,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
  魏锋是涌金系创始人魏东的兄长。公开资料显示,“涌金系”为魏东创建的“系列家族企业”,2001年6月,涌金系入资九芝堂,随后通过购买其母公司的股权间接控股九芝堂,至今仍为九芝堂最大的股东。
  2008年,魏东跳楼自杀离世。2010年魏锋走上前台,出任九芝堂董事长。而魏东的遗孀陈金霞为九芝堂实际控制人,间接持有九芝堂40.35%的股权。
  九芝堂此前被资本市场誉为股市“黑马”,是“涌金系”投资较为成功的上市企业之一,也是涌金系重要的资本平台。易主传闻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九芝堂风光不再,业绩持续走低。
  对于涌金系萌生退意的传闻,九芝堂5月17日发布澄清公告称,经询问,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无转让、抛售本公司股份的意向,不存在退出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
  与此同时,九芝堂称,“经调取本公司2012年年度股东大会录像视频画面,本公司董事长魏锋先生与股东沟通时已明确说明目前没有和华润或国内大型医药企业有股权转让计划。”
  九芝堂在公告中还指出,公司未来三个月无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收购计划及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但对于此前是否曾有过沟通或者洽谈却没有提及。
  但据媒体报道,九芝堂一位高管透露,2011年、2012年“涌金系”与多家医药企业商谈过股权转让事宜,不过因并购方提出的条件不合适而作罢。作为“涌金系”重要的资金和资产整合平台,在流动性普遍紧张的环境下,九芝堂的现金流却很充裕,涌金系也不急于出售。
  不过,宏源证券(9.00,-1.00,-10.00%)在今年2月发布的研报中称,九芝堂只有引入新第一大股东才能改变当前困境。其分析师指出,自2002年湖南涌金入主九芝堂之后,历经十多年九芝堂依然没有做大做强。九芝堂产品市场份额停滞不前,2012年九芝堂引入新的营销人才担任总经理,改革缓慢,空降高管与老管理层的磨合出现问题。九芝堂只有引入新第一大股东才能改变当前困境。从华润集团的发展策略、收购动机,到九芝堂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华润集团是最有可能收购九芝堂的公司。华润集团在医药领域依靠并购进行快速扩张,并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可以使快消与中药老字号良好嫁接,华润集团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改变九芝堂长达十年的营销困境。
  多次动用巨资买银行理财产品
  九芝堂之于涌金系,或许只是资本运转的工具。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些年九芝堂业绩迅速下滑,与公司将侧重点放在资本运作上有关。九芝堂对投资理财的热衷似乎远高于对公司实业资本的积累。
  早在2011年三季度,九芝堂就启动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项目,当期投资金额将近4亿元。
  九芝堂5月3日公告称,公司用不超过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循环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在某款1亿元本金购买的3个多月期产品到期后,继续拿出80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
  九芝堂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0.81亿元,比年初减少5.28亿元,下降了86.56%。九芝堂表示主要是现代中药科技园项目支出增加以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而记者发现,截至5月2日,九芝堂已经购买但尚未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总额为4.5亿元。
  历年财报显示,九芝堂的闲置资金确实充盈,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购买理财产品也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比如去年的投资收益约为1964万元,比2011年增长102%。
  但是有券商研究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定,尽管有点“不务正业”,但在实体经济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向时,进行中短期的理财产品投资也是可行的,毕竟企业行为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魏锋也表示,“基金等机构多次和九芝堂沟通,希望公司账上充裕现金能有效使用,而不仅仅是购买理财产品。但我们还是相对保守的,账户上要有一定现金才感觉踏实,而且必须找到有可靠回报的项目才会去投,目前还没有好的项目。”
  实际上,用“闲置自有资金”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并非九芝堂一家。近些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屡见不鲜,热衷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单笔购买的金额多的有几亿元,少的也有数千万元。同时,借助委托贷款获得投资收益的方式,近年来也被上市公司屡试不爽。
  海螺水泥(12.80,-0.78,-5.74%)(600585)斥资40亿元大手笔购入理财产品,打破了2011年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金额的纪录。2012年哈投股份(9.05,-0.87,-8.77%)(600864)持有的4500万股民生银行(8.51,-0.94,-9.95%),低买高卖收入囊中的2.65亿元投资收益,几可媲美全年主业净利润。2012年其主营业务收入9.75亿元,创造的净利润为2.8亿元。但像九芝堂那样拿出绝大部分货币资金的企业去买理财产品的企业却不多。特别是伴随着银监会8号文的出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已是不争事实。
  针对上市公司踊跃购买理财产品或进行委托贷款,市场的争议从未间断。有投资者指出,九芝堂高管们忙于资本市场运作却无心将这部分闲置资金用于拓展主业,是否舍本逐末?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九芝堂高管有钱不投主业,致使九芝堂渠道建设乏力,产品缺乏竞争力。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称,九芝堂的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渐降低,毛利率近年来也不断下降,公司不但不苦心钻研新的核心竞争产品,反而不务正业地转向资本市场掘金,导致九芝堂在整个利好医药的环境下并没有崭露锋芒,反而低迷愈演愈烈。
  资料显示,九芝堂的产品有驴胶补血颗粒、六味地黄丸、斯奇康注射液、裸花紫珠片、天麻钩藤颗粒、杞菊地黄丸、乙肝宁颗粒等,其中驴胶补血颗粒和六味地黄丸为主打产品。
  但这两款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却异常激烈,九芝堂也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这也是九芝堂致命的弱点。由于六味地黄丸在生产上都执行行业标准,故不同企业的产品没有明显区别,同质化竞争也比较激烈。其强劲竞争对手主要有同仁堂和皖西制药、佛慈制药(19.70,-1.70,-7.94%)等。
  驴胶补血颗粒也面临同仁堂、东阿阿胶(38.50,-2.00,-4.94%)、福牌阿胶等众多品牌的竞争。宏源证券研报显示,近两年,补血类药品行业龙头东阿阿胶约年营收达23亿元左右,福胶集团、同仁堂等年营收也过亿元,九芝堂的驴胶补血颗粒年收在2亿左右徘徊。各企业生产的阿胶产品,主要原材料都是阿胶、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功效基本一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竞争。
  分析师指出,相比其他中药企业来说,九芝堂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不强,且大部分市场在湖南,对其高速扩张构成压力。面对竞争,九芝堂的战略转型显得十分迫切。
  保健业务受挫
  为丰富产品线,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九芝堂瞄向了保健品领域。
  除了这是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九芝堂进入该领域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药品的渠道主要是医院和药店,但这两个渠道审批周期长,把控严格,而保健品等快消品则限制少,除了能进药店,还能到超市铺货。
  2012年7月30日,九芝堂注资5000万元,在北京成立了子公司九芝堂芃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芃茂公司”)。据了解,程继忠当时的想法是让九芝堂的保健品业务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借此来进行战略转型。
  然而,由于战略发展规划失策,在进军保健品业务路上九芝堂还是摔了一跤。芃茂公司在北京运作不足一年,便不得不流血退出该市场,并迁址长沙。九芝堂2012年报显示,芃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9万元,净利润却为-387.03万元。
  对于退出北京市场的原因,九芝堂负责人称主要原因是时机不成熟。但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指出,一般情况下,药企做保健品都是在样板市场(一般是药企所在地)取得成功经验后,才向全国市场拓展,而九芝堂在北京的市场并不成熟,这是其败走麦城的因素之一。
  而产品规划失策,是导致芃茂公司无力开拓北京市场、未能在保健品市场打开局面的又一原因。
  资料显示,芃茂公司的唯一产品为芝生美L-阿拉伯糖的目标人群是血糖偏高者及单纯性肥胖人群。该产品并非九芝堂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而是委托唐传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贴牌生产。
  据业内人士介绍,L-阿拉伯糖在欧美国家大量作为食品添加剂用途,并不能依赖此来降血糖、减肥。在产品功效上,九芝堂的保健产品遭到了质疑。而贴牌生产也削弱了其品牌力,想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史立臣还指出,目前保健品市场混乱,大家基本都在炒作概念,所以这个产品按照九芝堂的做法难以形成规模。九芝堂的战略转型路,由此蒙上了一层灰。
  难破产品赊销困局
  “九芝堂预计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预计九芝堂业绩在五年内翻倍。”在去年九芝堂年度股东大会上,程继忠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言犹在耳。然而仅仅一年时间,这位被誉为医药界营销奇才的人物,最终无奈地终止了他在九芝堂的总经理生涯。
  程继忠早年在葵花药业销售部门任职时,摸索出一套营销策略,成为医药界“控制营销”的创始人。此后,程继忠又在步长集团和东阿阿胶任职,尤其是在东阿阿胶期间,他创造的销售佳绩让东阿阿胶股价一年内上涨逾两倍。
  去年1月,程继忠将空降九芝堂的传闻一出,便让九芝堂股价在短短3个月内上涨50%,去年4月程继忠在九芝堂正式与媒体和投资机构见面后,资本市场更是掀起“程继忠热”,九芝堂股价一度冲高至19.23元,半年内股价涨了一倍。
  然而,程继忠上任后,并未像资本市场所期待的那样迅速扭转九芝堂的业绩颓势。市场期待的营销改革迟迟未能推出,九芝堂的业绩继续一路下滑。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一季度九芝堂净利下滑11.87%,半年报时下滑了13.8%,三季报时下滑了19.47%,年报时更是直降44.71%。
  2012年,九芝堂实现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下滑9.34%;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44.71%。而去年第四季度仅实现净利润255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3.12%。
  业绩下滑让九芝堂的股价连连跳水,去年10月传出程继忠辞职的传闻后,九芝堂股价更遭机构砸盘,最终跌至9元左右的起点。如今其股价一直在13元左右徘徊。
  在5月1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九芝堂高管坦言,2012年公司推行的营销改革在探索中遇到了不少挫折,效果较预期有差距。
  据了解,程继忠执掌营销大权之后,在九芝堂推行的营销改革核心内容是整顿渠道,控制发货,将公司赊销体系改为现款现货模式,即经销商要从九芝堂拿货必须全部付现款。
  据了解,由于长沙医药商业体系发达,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等多家药房在市场上厮杀,低价成为了吸引客户的营销手段,而九芝堂的产品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牺牲品,往往被药店用于拉动人气,导致价格低廉,品牌形象难以维持。
  程继忠的改革切中时弊,但是带给公司的阵痛却无法避免。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程继忠崇尚的模式是“控制营销”,是通过控制零售端价格,避免零售端的竞争性降价。为此主动控制发货的方式减少和消化渠道库存,这种类似东阿阿胶前低后高的营销模式,自然会影响到销售收入。
  九芝堂在公告中也称,由于2012年营销改革转型快速,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陆续出现并导致营销改革较预期效果不理想。
  作为一家老牌药品企业,九芝堂想要打破长期建立起来的赊销体系,推行更加市场化的现款现货模式的难度很大。从九芝堂去年的营收情况来看,现款现货模式的销售遭到部分经销商的抵制。
  尽管如此,魏锋认为阵痛是必须经历的。5月16日,魏锋在九芝堂年度股东大会上首次公开表态,将整体保持程继忠原有营销改革路线,仅会做局部调整。“在原来我们的赊销模式下,经销商一拿到货就变现,有些甚至亏一点也先变现,然后拿着这个现金去干别的赚钱的事。短期而言公司营收是做上来了,但长远来看,对公司不利,对公司品牌也是损伤。”魏锋说。
  记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九芝堂营销改革还是有些明显效果,九芝堂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24.17%,盈利3717.24万元,同比增长32.16%。既然如此,那程继忠为何还要离开九芝堂?
  “九芝堂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可能是我不适应这个企业!”程继忠这样解释他离开九芝堂的原因。
  有分析人士指出,九芝堂去年半年报显示,程继忠虽然是总经理,但并不是公司董事,而公司重大决策又必须由董事会决定,从这一点看,他在公司其实并无实权。像营销改革这样的行动,牵扯到公司内外太多利益纠葛,如果没有实权,很难施行。
  还有分析称,对于九芝堂这样的企业,营销改革需要企业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新老管理层之间的磨合需要时间,而公司业绩的大幅下滑也成为公司内外攻击程继忠的口实,面对“水土不服”的状况,营销奇才只能黯然离去。
  接替程继忠之位的是九芝堂原董秘兼副总经理徐向平。徐向平表示,营销改革仍在推进之中,但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营销改革并不存在独门秘诀,公司的营销改革要符合公司的特点。
  对九芝堂而言,其营销改革之路依旧步履蹒跚,但又迫在眉睫。据悉,九芝堂位于长沙高新麓谷的现代中药园明年将正式投产,而产能的扩充将倒逼公司加速营销改革,而该公司代表产品的驴胶补血颗粒和六味地黄丸,未来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也与公司能否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模式或营销带路人不无关系。
  但史立臣指出,九芝堂的问题不单单是营销的问题,而是战略、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营销和体系建设等综合问题,不能指望依靠营销一个方面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九芝堂要走出目前的困境,要解决的难题还有很多。
  延伸阅读
  陈氏“涌金系”困局
  □赢周刊记者 陈纯丽
  2008年4月29日魏东从北京家中跳楼身亡,这个一向低调的资本大佬神秘的人生轨迹以及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才逐渐浮出水面。
  1994年,年仅27岁的魏东创办了涌金集团。彼时刚好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涌金集团主要利用盲点套利的模式,通过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方式积累资金。
  “涌金系”的最大特点,是在魏东刻意经营下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和政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涌金系”操作手法的每一次转变,都准确把握住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脉搏。
  2002年是“涌金系”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涌金系”开始进入实业领域。九芝堂便是其第一家真正控股的上市公司。随后的几年里,“涌金系”通过资本运作成为一系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并通过“医药+金融”的模式走出一条涌金系特色的道路。
  正当涌金朝着魏东构想的集证券、信托、期货、基金管理、投资、投资咨询为一体的金融帝国之路前进之时,危机突然而至。2008年魏东跳楼身亡,此后“涌金系”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据当时媒体报道,其名下净资产应超200亿元。
  2008年6月,魏东遗孀陈金霞继承了魏东的全部遗产,开启了“陈氏涌金”的时代。但是失去了魏东广泛的人脉关系,“涌金系”开始在资本市场上接连失利。
  2012年12月20日,作为“涌金系”最重要的上市金融股权资产之一的国金证券(11.86,-0.98,-7.63%)完成30亿定增项目。陈金霞虽仍为控股股东,但股权已遭稀释,控股比例由43.25%下降为33.27%。
  2013年1月,王晋勇请辞国金证券副董事长,这意味着跟随魏东加入国金的旧部已全部离开,国金证券虽未易主,但涌金系的影响力已逐步弱化,并逐渐脱离金融行业。
  而分析师大量跳槽、高层人事变动、IPO失利等各种负面影响纷至沓来,更让“涌金系”的金融王国逐渐瓦解。
  业内人士指出,借助“医药+金融”的模式,早期的“涌金系”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自身的资本扩张。不过,魏东离世之后,人才流失和管理因素使得“涌金系”逐渐弱化了旗下金融资产和医药资产的控制力。关于有意退出九芝堂的市场传闻,实际上反映出“涌金系”经营和定位转型的困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1 15:32 , Processed in 0.0620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