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23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ERP标准成本简析

[复制链接]
3235 3
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先进”二字。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
􀂃 标准成本简单
􀂃 标准成本有效
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 -订单1
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
借:存货 100 - 订单2
借:采购价格差异 10 - 订单2
贷: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领用时,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160
贷:存货160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
贷:应付款 100-订单1
借: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贷:应付款 105 - 订单2
贷:采购价格差异 5 - 订单2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入库时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 -订单1
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
借:存货 110 - 订单2
贷: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领用时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168
贷:存货168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
贷:应付款 100-订单1
借: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贷:应付款 105 - 订单2
贷:存货 1
贷:在制品 4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比较一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入库业务分录,差不多,标准成本多出一个价格差异而已,一看就懂。领用业务分录,有区别,标准成本很简单,不作解释了。移动加权平均法中168如何得来?是1.05 x 160 =168。单位成本1.05如何得来,是(1 x 100 + 1.1 x 100) / 200 = 1.05。看起来已经复杂不少了。再看发票业务分录,标准成本不过是按发票价格调整了价格差异,很容易理解。移动加权平均法则要根据材料领用的情况调整存货和在制品,也复杂了不少。
有人会说,你做的比较很好,但是实际成本的业务分录我都看得懂,不觉得复杂。是的,从上面的例子,虽然实际成本有些复杂,但是套上计算公式还能理解。可是事情没完,在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中,不会总是只有这样的情景。考虑一下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加工完毕,在制品已经转出该怎么办?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已经发货了,该怎么办?如果是部分成品完工和发货该怎么办?如果部分材料退回供应商该怎么办?
采用标准成本法,成品是否完工,是否发货,是部分完工发货还是全部,以上列出的业务分录都没有变化,材料退回供应商,只要把入库分录按退货数量借贷反一下即可。每天的业务有很多也还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很简单。
如果采用实际成本法,你得考虑追加多少销售成本,调整成品存货,在制品存货,退货时如何还原,如果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还要考虑批次。而且每天的业务不只有两三笔,多了怎么办?采用实际成本法的企业,尤其是采用手工记帐或采用模拟手工记帐的财务软件的企业,有几个能做到按订单核算成本,不都是按月汇总吗?这都是实际成本法中的复杂性造成的。
标准成本有效,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无效,什么地方无效?就是成本控制上无效。有人说我虽然采用实际成本,可是也设置了计划成本,一样可以体现出偏差多少。是的,根据计划成本,可以知道偏差多少。可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首先要知道手上的实际成本是如何计算得出的,然后比较计划成本才可以得出每个需要的控制点-如采购价格、材料用量、人工等等偏差多少。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你如何知道成品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多少出于原材料价格差,多少出于材料消耗差,由于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很多企业只能得出每月的总数,没办法明细到具体的业务,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也没有几个企业能根据计划成本实现真正的控制。
当然,现在有了计算机系统,可以部分减轻人工计算,但人们对其理解分析的过程还是复杂的。管理中,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复杂有效的方法好,更比复杂无效的方法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还不在实践中应用呢?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3

wct1987 wct1987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3-7-10 2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关于标准成本,只是针对外购料件,标准成本是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外购料件的价格,工和费都是没有的,那自制半成品标准成本是否得自己先测算工费,再加料,形成标准成本?
ZZM990 ZZM990  财务技术员  发表于 2013-7-11 1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对采购这块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解析的很详细,能否对生产入库,产品销售差异再给我们上一课?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3-7-14 16: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入库其实是先按照标准的料工费入库一次,比如入库成品A1000个,单个产品标准成本15元,其中材料10,人工2,制费3.则完工入库的标准成本:材料15000,人工2000,制费3000.
而实际成本算出来,材料成本单个是14.9,人工是2.1,制费是3.05.则需要做一个差异的调整分录,让入库的成本回归真实。
同理,销售的时候也是先按标准成本结转,月末会根据实际成本和期初这个成品的实际成本计算出一个加权的真实成本来,再调整差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53

粉丝

223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2:51 , Processed in 0.0594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